这首清代诗人祝哲的《谒林和靖墓即用集中和运使陈学士游灵隐寺寓怀韵》描绘了诗人拜谒林和靖墓时的宁静景象与内心感悟。首句“里湖静不波,云覆湖半阴”展现了湖面如镜,云雾轻笼的幽静氛围。接着,“桨牙萍面画,载酒复携琴”描绘了诗人乘舟而行,带着酒与琴,如同一幅淡雅的画卷。
诗人来到林和靖的隐居之地,感叹其孤寂而深远:“先生旧隐处,孤屿恒幽沈。”他踏上青苔小径,感受到清风拂过衣襟,心境变得澄明:“舣岸上苔磴,好风飘我襟。翠丛识芳躅,石泉明素心。”这里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品格的敬仰。
林和靖以梅妻鹤子,过着超然物外的生活,诗人对此表示羡慕:“梅妻鹤为子,廿载随啸吟。”有时与友人李薛一同游历,美景洗涤心灵,远离尘世纷扰:“时或李薛偕,烟景供登临。胸怀既荡涤,那复尘虑侵。”
最后,诗人感慨自己如同高飞的鸿雁,与世俗之鸟不同:“乃知冥冥鸿,迥异樊中禽。”在诵读林和靖的遗作时,诗人寄托了深远的情感:“低徊诵遗稿,托意何遐深。”他渴望能有如大痴哥般的高人,用铁笛在空林中吹出破空之声:“安得大痴哥,铁笛吹空林。一声破天碧,晚峰排千寻。”
整首诗通过描绘景致和抒发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林和靖的敬仰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寓含了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