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夜雨

海山何处是蓬瀛,节物催人意自惊。

客里厌逢今旧雨,梦馀愁听短长更。

故园颇觉归期缓,老境难堪此段清。

想得诗成正萧瑟,竹窗灯火夜微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次韵夜雨》由金代诗人刘迎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面对夜雨时的复杂心境与深沉思考。

首联“海山何处是蓬瀛,节物催人意自惊”,以“蓬瀛”象征仙境,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同时借“节物催人”暗示时光流逝,引发内心的感慨与触动。这两句既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也流露出对岁月无情的无奈。

颔联“客里厌逢今旧雨,梦馀愁听短长更”,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绪。在异乡漂泊中,诗人对过往的旧友感到厌倦,而梦境与现实的交织,更增添了内心的愁绪。这里的“短长更”可能指的是时间的短暂与漫长,或是生活中的琐碎与无常,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

颈联“故园颇觉归期缓,老境难堪此段清”,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愈发强烈,归家的日期却似乎遥不可及;步入老年,面对清冷的生活环境,内心充满了难以言说的苦涩。这两句不仅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阶段变化的感慨。

尾联“想得诗成正萧瑟,竹窗灯火夜微明”,以想象中的创作情景收束全诗。在夜深人静之时,诗人或许能暂时忘却烦恼,沉浸在文字的世界中,尽管外界环境显得萧瑟,但内心却因创作而获得一丝慰藉。这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也暗示了在困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普遍人性。

整体而言,《次韵夜雨》通过对夜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以及在孤独中寻找精神慰藉的努力,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层次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79)

刘迎(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以荐书对策为当时第一,次年登进士第,授豳王府记室,改任太子司经,颇受金世宗第二子显宗允恭的亲重。大定二十年“从驾凉陉”,因病去世

  • 生卒年:约1144—1180

相关古诗词

代人忆旧

缓步素丝障,微吟紫绮裘。

醉便风侧帽,歌爱月明楼。

犀轴题春恨,铜荷滴夜愁。

风流十年梦,灯火漫扬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谁道江梅驿信迟,碧琅玕里见横枝。

为寻疏影暗香处,独立嫩寒清晓时。

嚼蕊不妨浮白饮,认桃休赋比红诗。

平生东阁风流在,何逊而今鬓欲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题雪浦人归图

乱目宝花雨,过眉斑竹筇。

拿音迎画鹢,喜态动乌龙。

水镜千江月,风琴万壑松。

遥知永今夕,情话得从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归来图戏作

云髻春风一尺高,笑携儿女候归桡。

情知一首閒情赋,合为微官懒折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