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阙(其八十七)

艺祖惇友于,淳熙不良弟。

空宫閟丘嫂,阴刃戕二嗣。

奚必柱斧声,然后乃成弑。

普也社稷臣,驱除每先意。

其误不在今,误在书金柜。

何物一老妪,乱经徇所庇。

每读梁孝书,窃贤窦詹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的作品《题阙》之八十七。诗中通过描述历史事件,表达了对古代君臣关系及权力斗争的深刻反思。

首句“艺祖惇友于,淳熙不良弟”提到开国之君与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后文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兄弟间情感的破裂。接着,“空宫閟丘嫂,阴刃戕二嗣”描绘了宫廷内部的暗流涌动,暗示了皇后或妃子利用权谋伤害无辜的情节。这里使用了“閟”、“戕”等字眼,形象地展现了权力斗争的残酷性。

“奚必柱斧声,然后乃成弑”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权力斗争的隐蔽性和复杂性,并指出不一定要通过公开的暴力手段才能导致悲剧的发生。接下来,“普也社稷臣,驱除每先意”赞扬了那些忠心耿耿的臣子,他们总是先于君主考虑国家的利益和安全,体现了对忠诚与责任的颂扬。

“其误不在今,误在书金柜”则提醒人们,错误并非仅仅发生在当下,更可能源于历史的记录和传承。这句诗引人深思,暗示了历史记载可能存在的偏颇或误导,以及对后世决策的影响。

最后,“何物一老妪,乱经徇所庇”将矛头指向了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角色——一个老妇人,却能因私利而扰乱大局,揭示了权力斗争中任何角色都可能成为关键因素的主题。同时,通过引用“窃贤窦詹事”,即窦建德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个人行为对整体影响的重要性,以及对道德与智慧的呼吁。

整首诗以历史为镜,通过对古代权力斗争的深刻剖析,反映了对人性、权力、道德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教训的警示。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题阙(其八十八)

宣和负与国,复渝海上盟。

一念不胜贪,宇宙遂佳兵。

朱仙十三诏,竟分南北形。

奕世言恢复,聊尔美其名。

开禧大辱国,符离亦无成。

孱然史越王,持重见讥评。

贵寿复世延,毋乃当帝情。

形式: 古风

题阙(其八十九)

伯纪与德远,忠志贯金石。

量隘而才疏,焉能剪强敌。

忠简差练事,其气已萧索。

等彼王与谢,雍容参揆席。

矫首眺大河,苍苍七陵色。

安得刘寄奴,纯心为宗国。

形式: 古风

题阙(其九十)

强敌震四垂,天地为之裂。

铁骑过独松,宋胆悉以夺。

信公仗孤忠,群僚乃乌合。

弱卵压泰山,犹能整其辙。

天运久已去,人事那得说。

掩卷惜公才,世儒但称节。

形式: 古风

题阙(其九十一)

赞皇谢膺试,鲁公戒求辟。

于中岂泊然,大小犹有择。

奈何策华腴,而夺隐士职。

前辙既已迷,后轨践其迹。

是巧靡不师,畴能已日革。

浮云翳其眸,欲辨人间色。

何如皓魄澄,群曀自辟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