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四犯.栏影

凉月西斜,拓卐字疏疏,飞白低认。

半掩回廊,何似晓来平正。

刚是侧倚春人,只里外、两边谁省。

靠粉墙、送得灯来,端的玉钩愁损。

矮枝红叶疑飘尽,渐周遮翠桐移近。

重重不碍弓鞋步,无奈玲珑难凭。

围著水上红桥,浸入双行凄冷。

问碧城多远,应一样朦胧影。

形式: 词牌: 玲珑四犯

鉴赏

此诗《玲珑四犯·栏影》由清代诗人周祖同所作,描绘了一幅月下栏杆的静谧景象。

首句“凉月西斜”,点明了时间与环境,月色清凉,月亮已偏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拓卐字疏疏,飞白低认”两句,以抽象的卐字和飞白(书法中的一种笔画)形象地描绘了月光洒在栏杆上的斑驳光影,既具象又富有诗意。

“半掩回廊,何似晓来平正”则通过对比手法,将月下的回廊与清晨的平直进行比较,突出了月夜下回廊的独特美感。接下来,“刚是侧倚春人,只里外、两边谁省”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回廊比作倚靠春天的人,强调其柔美与细腻,同时也暗示了月夜中的孤独与寂静。

“靠粉墙、送得灯来,端的玉钩愁损”描绘了月光透过粉墙,仿佛是玉钩般将灯光送到栏杆旁,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期待。随后,“矮枝红叶疑飘尽,渐周遮翠桐移近”两句,通过红叶与翠桐的对比,展现了季节的更迭与自然的变化,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

“重重不碍弓鞋步,无奈玲珑难凭”则表达了尽管环境优美,但仍然难以驻足欣赏的遗憾之情。“围著水上红桥,浸入双行凄冷”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清与孤寂,红桥与水的映衬,更添了几分哀愁。

最后,“问碧城多远,应一样朦胧影”以问句收尾,表达了对远方美景的向往与对当前情境的感慨,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寻。

综上所述,《玲珑四犯·栏影》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并呈现了月夜下栏杆的独特魅力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充满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67)

周祖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真珠帘.帘影

斜阳挂在闲庭院,下湘帘、写入花枝零乱。

悄拂茜罗裙,映碧波都满。

月里纤纤亲手揭,便一线纹销茵毯。

重掩,纵春人不隔,也愁凄黯。

刚把犀钩半上,只依他、绣榻铺成清簟。

额上片云来,蓦丝丝都暗。

才报内层红烛过,又几桁玉阶还见。

齐卷,怕房栊朱翠,画成消减。

形式: 词牌: 真珠帘

垂杨.柳影

春人可似,似黛眉隐语,镜中犹殢。

暮色千条,只愁难把花骢系。

楼窗无缝深深闭,又还见,腰儿眠起。

更无聊、和月迷离,写汉宫人字。

还向长亭旖旎,又青眼细窥,别筵杯底。

也学销魂,渡头摇得斜阳腻。

孤帆才近隋堤尾,便遮抹、缕丝痕翠。

添些落絮,疏烟如梦里。

形式: 词牌: 垂杨

瑞鹤仙影.梅影

影儿瘦极,高楼畔、凭他午夜吹笛。

绮窗淡伫,前身恍见,者般寒寂。

春人悄立,替伊点宫妆粉额。

认南枝、新巢睡鹤,衬得恁昏黑。

清浅横斜处,自遇逋仙,便多踪迹。

石湖制曲,又姜家、暗香同拍。

渐觉模糊,料林下么蟾小侧。

帐痕疏、水墨几笔,画不出。

形式: 词牌: 凄凉犯

八声甘州.夕阳

界青天、高柳恋斜红,哀蝉乱残阳。

只塔顶疏钟,旗亭画角,替写微茫。

莫问吴宫晋苑,林树暮苍苍。

无限寒烟色,立马相望。

江上晚晴如绣,又村鸦闪只,水鸟飞双。

爱疏林叶尽,秋意画昏黄。

想阑干、情人悄移,正移时、抹到茜罗裳。

歌声歇,盼归帆影,楼上凝妆。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