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室吾师在野有声守梧二年以治绩荐于朝行入御史台矣为忌者挤去岁晚卧病呻吟中笃念君国予时亦以引疾辞官避人海上旦夕相就得读平时幕府所著章奏叹师之不遇而为天下惜也

谏草积盈咫,平生殊为人。

为郡偶出手,交章惊盈廷。

言责果有归,正气可以伸。

摧奸何足论,大义待敷陈。

谁知含光璞,已遭近前瞋。

蜚语巧中伤,拂衣就沉沦。

世论竞愤惜,歌辞吐清新。

君门如天高,病榻勤相亲。

一朝揭日月,西风清庾尘。

事败不可讳,不韪终及身。

空有蔽贤羞,奚伤卷怀仁。

离合垂十年,师友义不晦。

连宵语出处,正色莫敢懈。

沾沾章句士,器小易满溃。

及门能有几,志节共磨淬。

病窗爱花枝,妍语破细碎。

江鱼与橘柚,远味雅见逮。

时艰卒挂眼,一饭九嗟喟。

学道耻未坚,投闲思早退。

毒口从揶揄,用意固有在。

冥心怀独往,岂恤世议隘。

吾师秉忠贞,此语不予贷。

归欤有狂简,侍坐暂一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李宣龚所作,题为《愧室吾师在野有声守梧二年以治绩荐于朝行入御史台矣为忌者挤去岁晚卧病呻吟中笃念君国予时亦以引疾辞官避人海上旦夕相就得读平时幕府所著章奏叹师之不遇而为天下惜也》。诗中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和对其遭遇的感慨,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老师因直言进谏而被排挤,遭受诽谤,但他的正直和才学并未因此而减损,反而更加令人钦佩。诗人感叹老师在困境中的坚韧和对国家的忠诚,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老师的同情和对世态炎凉的不满。

后半部分则表达了诗人与老师之间的深厚情谊,他们虽身处江湖,但仍能相互激励,讨论学问,探讨人生哲理。诗人自谦为“章句士”,但也意识到自己的器量狭小,需要向老师学习,提升自己的品性和志节。同时,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生活的感慨,也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是对师德的赞美,也是对个人品格的砥砺,体现了作者对公正和真理的坚守。

收录诗词(116)

李宣龚(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邓尉

水宿微嫌夜榜喧,晓行才及寺钟闻。

湖光收暖将成雨,梅气盘空半作云。

到眼松杉皆老伴,避人猿鹤可同群。

道根终浅无缘住,归去犹须理放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乞病获谴诗以解秽

两年救死与扶伤,获退如闻赦一场。

厌与百僚同唯唯,未能三月便皇皇。

期颐自古关名德,拳曲何堪律短长。

妙语解人终恨浅,强将一障系存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陶斋督部喜雨之作

居然一雨慰苍生,待看黄云万里平。

众里步趋关物望,酒边忧乐惬群情。

鸡豚日午争迎社,蛙黾风低欲满城。

绝似元丰歌击壤,欹眠乘兴句先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秋夜

雨过凉蛩欲上廊,槁梧无语夜初长。

一灯照影看成瘦,百罹乘秋竞作狂。

坐觉微尘生扰攘,强凭新懦耗閒忙。

病坊那有安心法,祇爇维摩半炷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