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连环.咏芦花遥和钱舍人

惊风凄切。满江干一片,冻云吹折。

飘万点、不辨东西,枉赚得,行人鬓丝添雪。

明月光中,隐沙岸、鸿声清绝。

更闲随钓艇,暗入柴门,伴人骚屑。助他怒潮呜咽。

卷兴亡旧恨,浪花明灭。

笑垂杨、只解飞绵,难点上征衫,迷离成铁。

露冷蒹葭,还记得、绿芽如发。

问故家、秋娘何在,风流总歇。

形式: 词牌: 解连环

鉴赏

此词以芦花为题,借物抒情,描绘了芦花在秋风中的凄美景象,以及它所引发的对历史兴衰的感慨。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历史深刻的理解。

首先,“惊风凄切”四字开篇,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暗示了季节的变换和环境的恶劣。接着,“满江干一片,冻云吹折”,描绘了芦花在风雪中摇曳的情景,形象地表现了芦花坚韧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

“飘万点、不辨东西,枉赚得,行人鬓丝添雪。”这一句通过芦花的飘落,引出了行人的感慨,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芦花虽美,却也带来了行人的愁绪,增添了岁月的痕迹。

“明月光中,隐沙岸、鸿声清绝。”月光下的芦花与远处的鸿雁形成对比,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芦花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清幽,而鸿雁的叫声则增添了几分孤独与哀愁。

“更闲随钓艇,暗入柴门,伴人骚屑。”这一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芦花与人的生活紧密相连,表达了芦花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无论是作为陪伴还是引发思考的对象,都充满了情感的深度。

“助他怒潮呜咽。卷兴亡旧恨,浪花明灭。”这里通过芦花与怒潮、浪花的互动,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人生的起伏。芦花虽小,却能见证大时代的兴衰,其生命力与历史的波澜相映成趣。

“笑垂杨、只解飞绵,难点上征衫,迷离成铁。”这一句以垂杨的飞絮与芦花进行对比,突出了芦花的独特之处——不仅能够点缀衣物,还能在寒冷中给人温暖。芦花的这种特性,象征着它在艰难环境中给予人们的慰藉。

“露冷蒹葭,还记得、绿芽如发。”最后,通过描述芦花在寒冷中依然保持生机,联想到它在春天时的勃勃生机,表达了对生命力量的赞美。同时,通过“绿芽如发”这一比喻,暗示了生命的延续和希望的存在。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芦花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思的融合,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对生命坚韧的颂扬,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收录诗词(244)

曹贞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升阶、迪清。曹申吉之兄。康熙三年进士,官至礼部郎中,以疾辞湖广学政,归里卒。嗜书,工诗文,与嘉善诗人曹尔堪并称为“南北二曹”,词尤有名,被誉为清初词坛上“最为大雅”的词家

  • 字:升六
  • 号:实庵
  • 籍贯:安丘县城东关(今属山东省)
  • 生卒年:1634~1698

相关古诗词

一寸金.咏长平遗镞

数点寒铓,入眼离离土花碧。

是咸阳王者,神兵亲铸,沉沙千载,耕夫重得。

黯黮黄金色,试磨洗、犹堪穿石。

笑平原、计误冯亭,围合邯郸几轻掷。

暗想当年,武安初将,疾声撼赵壁。

早沙虫猿鹤,一军都化,粘云衰草,战场如昔。

鬼哭西风里,最惨澹、天阴月黑。

乍摩挲,线齿银阑,怕带青磷迹。

形式: 词牌: 一寸金

风流子.京口怀古

三山围铁瓮。孙郎后、今古几英雄。

忆北府参军,寄奴王者,金戈铁马,横据江东。

凌歊上、歌风追汉帝,置酒宴群公。

一代伟人,龙行虎步,十年征战,洛下关中。

祇今凭吊处,佛狸祠下路,烟树冥濛。

为念寻常巷陌,社鼓连空。

算碻磝战地,几多白骨,金焦名胜,两点青峰。

惟见惊涛满眼,东去匆匆。

形式: 词牌: 风流子

风流子.金陵怀古

大江流日夜,寒潮急、寂寞打空城。

想玉树曲终,梁尘争落,金钗垂后,斜月低横。

如今但、荒台存瓦砾,废殿走鼯鼪。

桃叶渡头,半篙春水,莫愁湖畔,一片秋声。

南唐成往事,摄山看断碣,梦里三生。

千载澄心堂纸,拨灯书名。

叹衣冠王谢,高低禾黍,文章庾鲍,冷落沙汀。

依旧龙蟠虎踞,渺渺峰青。

形式: 词牌: 风流子

风流子.姑苏怀古

胥门悬落日,东风软、人立小斜廊。

是越女靓妆,舞停歌罢,捧心无赖,展转回肠。

难重问、钱江烟水白,槜李阵云黄。

歌吹海中,荒哉旦暮,温柔乡里,老矣君王。

勾章烽火急,见姑苏台畔,长剑如霜。

谁念鸱夷相国,目断危樯。

早轻装一舸,浮家远去,功成身退,磊落行藏。

回首故宫花草,难遣茫茫。

形式: 词牌: 风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