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山一夜雪漫漫,虏去营空战血乾。
十万征人回马首,天边烽火报平安。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战场的壮阔景象与紧张氛围。首句“天山一夜雪漫漫”,以雪景开篇,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寒冷的氛围,暗示着战争的残酷与环境的艰苦。次句“虏去营空战血乾”,通过“虏去营空”描绘了敌军撤退后战场的荒凉景象,而“战血乾”则直接点明了战争的激烈与血腥,血迹干涸象征着战斗的结束。
接着,“十万征人回马首”,描述了数万士兵在战后返回营地的情景,这里的“回马首”既指士兵们重新集结,也暗含着他们对胜利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待。最后,“天边烽火报平安”,烽火是古代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这里用烽火的熄灭来象征战事的结束和边境的安宁,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胜利的庆祝。
整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展现了边塞战争的激烈与残酷,以及战后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胜利的喜悦,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不详
南宋诗论家、诗人。一字仪卿,自号沧浪逋客,世称严沧浪。生卒年不详,据其诗推知主要生活于理宗在位期间,至度宗即位时仍在世。一生未曾出仕,大半隐居在家乡,与同宗严仁、严参齐名,、严参等8人,号“九严”。论诗推重汉魏盛唐、号召学古,所著《沧浪诗话》名重于世,被誉为宋、元、明、清四朝诗话第一人
留君夜饮北风寒,且折梅花耐醉欢。
明日桐庐潮去远,孤帆天际若为看。
十年心事两蹉跎,南北东西别恨多。
今日樽前重把手,相看争奈白头何。
江上谁家吹笛声,月明霜白不堪听。
孤舟万里潇湘客,一夜归心满洞庭。
日暮黄沙压岸平,江心风浪暗冥冥。
南康一望何由到,愁杀舟中指落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