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苏长公书曹侍中与王省副论赵元昊事

古人善观人,其孚如视龟。

后是数十年,理事可逆推。

何尝爽分寸,自足制盈亏。

夏童昔跳踉,势将撼边垂。

生子实不令,貌求惟有几。

虎欲既逐逐,狐行亦绥绥。

于时曹侍中,中山拥旌麾。

相逢輶轩使,王鬷贰三司。

谓言国若鼎,寘安毋易危。

人才出试可,边患稔愆违。

消衅必思豫,恃吾有足支。

西枢本兵地,举纲振其维。

迟当属之子,在子究所施。

鬷虽践枢筦,夏强适斯时。

谋弱遂弗振,斥去乃其宜。

亿言不幸中,国岂终莫医。

坡翁忠义人,闻之为愕眙。

写寘尺纸中,示作垂世规。

流传百年后,引贯珠累累。

清夜一发楮,光晶射南箕。

我观与众异,慨今谁致之。

自古泰治世,守道在四夷。

滥觞起毫芒,流末诚渺瀰。

猗那久不作,国蹙祚已移。

展卷怀所钦,凄风振庭枝。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由元代诗人柳贯所作,名为《题苏长公书曹侍中与王省副论赵元昊事》。诗中以历史事件为背景,探讨了国家治理、人才选拔与边防安全的关系,以及在复杂局势下决策的重要性。

首句“古人善观人,其孚如视龟”开篇即点明古人洞察人心的智慧,如同观察龟卜一般准确。接着,“后是数十年,理事可逆推”表明古人对事物发展的预见性,即使时间过去数十年,依然能够根据当时的理政情况推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何尝爽分寸,自足制盈亏”强调了古人处理事务的精准度,无论大小事都能把握得恰到好处,从而维持平衡。“夏童昔跳踉,势将撼边垂”通过比喻,描绘了边境的紧张局势,暗示了国家面临的外部威胁。

“生子实不令,貌求惟有几”可能是指选拔人才时的标准和困难,强调了寻找合适人才的不易。“虎欲既逐逐,狐行亦绥绥”运用动物形象,象征不同势力的动态变化。

接下来的段落涉及具体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如“于时曹侍中,中山拥旌麾”,描述了曹侍中的角色和地位。“相逢輶轩使,王鬷贰三司”提到了与王鬷的会面,以及他们在国家事务中的作用。

“谓言国若鼎,寘安毋易危”表达了对国家稳定与安全的重视,认为国家如同鼎一样,需要稳固而不可轻易动摇。“人才出试可,边患稔愆违”强调了人才对于解决边疆问题的重要性。

“消衅必思豫,恃吾有足支”体现了预防危机的策略,相信通过自身努力可以应对挑战。“西枢本兵地,举纲振其维”指出了军事战略的关键性,强调了领导者的责任。

“迟当属之子,在子究所施”预示了未来的责任将落在某个人身上,期待其能有效执行策略。“鬷虽践枢筦,夏强适斯时”描述了王鬷在关键时刻的角色,以及面对的强大对手。

“谋弱遂弗振,斥去乃其宜”反映了策略未能有效实施的原因,以及最终的处理结果。“亿言不幸中,国岂终莫医”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认为即使有良言也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坡翁忠义人,闻之为愕眙”提到苏东坡的忠义精神,对这一事件表示震惊。“写寘尺纸中,示作垂世规”说明了苏东坡将此事记录下来,作为后世的警示和指导。

“流传百年后,引贯珠累累”强调了这段历史事件的影响深远,如同珍珠串联,成为宝贵的历史遗产。“清夜一发楮,光晶射南箕”形容了在静夜中阅读这段历史时的感悟,如同星光照亮了思考的方向。

最后,“我观与众异,慨今谁致之”表达了作者对当前社会的感慨,认为自己与他人看法不同,对导致当前局面的原因感到忧虑。“自古泰治世,守道在四夷”总结了古代盛世的特点,强调了维护国家秩序的重要性。“滥觞起毫芒,流末诚渺瀰”指出问题往往从小处开始,逐渐蔓延扩散。“猗那久不作,国蹙祚已移”表达了对国家衰败的惋惜,认为这种现象已经持续很久,导致国运衰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反思,探讨了国家治理、人才选拔、边防安全以及个人责任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展现了作者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收录诗词(184)

柳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教育家、书画家。博学多通,为文沉郁春容,工于书法,精于鉴赏古物和书画,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之书,无不贯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与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 字:道传
  • 籍贯:婺州浦江
  • 生卒年: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

相关古诗词

十六夜望月蚀阴雨不见

三五秋正中,既望月当蚀。

公庭修救事,摐金控鸣镝。

喧挐走儿稚,发召遍巫觋。

我时适未寝,披衣步檐隙。

飞雨洒面来,空云稍如幂。

天应爱厥妃,恐惧遭掩抑。

仗此丰隆威,角彼妖蟆力。

譬诸薮藏疾,含秽惟汝德。

两曜驾两轮,安行各适职。

奈何啖食凶,须臾成毁璧。

见过虽有惩,匿瑕乃无迹。

雨非党蟆者,为天护精魄。

常情惜良夜,良夜安足惜。

德刑与阴阳,配对初不逆。

星辰系天步,磨蚁沿历历。

圆颢示无为,苍苍垂正色。

稽首父母光,千人万人觌。

形式: 古风

宗忠简公画像为公外曾孙叶深道作

近古社稷臣,生世常不数。

不能半五百,继见已超卓。

炎运昔中否,兵氛缠大角。

掩旆薄日黄,张弧北风恶。

起公滏阳节,仗以障河朔。

恳恳存赵忠,愤极涕横落。

扶义亟西征,敌忾为小却。

佐兴灵武功,受任留官钥。

主辱臣则何,国势滋以削。

回銮累十疏,言谆听殊藐。

一死不贷公,百壬吁可怍。

企公如列星,宵光仰昭灼。

几叶外曾孙,传世《春秋》学。

手图起予观,言自崇勋阁。

士雅虽则休,随会尚堪作。

蹙国今更非,云飞天一握。

谁能挽江汉,为公洗河洛。

形式: 古风

望会稽山

城东鉴湖道,水光翻夕鸥。

云破青靃靡,稽峰芝掌浮。

悠然动予瞩,玉女开明眸。

固知穴可探,却恐书难求。

蒲莲浩如海,微风挟轻舟。

前山与后岭,导从森幢旒。

谁张北斗旗,渐进东瀛洲。

桂枝傥堪折,衰白愧重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马伯庸御史出使河陇

河湟陇坻天西壁,御史严行八十驿。

风惊大卤幕初乾,雪重穹庐寒未释。

入关先见父老喜,出节始通氓隶逆。

鲸鲵既戮海为清,蜂虿虽微尾含螫。

急宣圣德慰荒遐,尽洗民痍转疲剧。

当今至尊御疆宇,坐朝法宫受图籍。

晖晖阳曜烛天垠,殷殷春雷行地脉。

周公方宏治外规,汲黯岂负居中责。

固谓真儒识边琐,径烦拂士迂朝迹。

可能高戴触邪冠,不使横飞征蜀檄。

君行万里从此始,人生百年俱有役。

副藏待子马迁书,重赠惭余绕朝策。

归与空腹贮昆崙,从此南风谈禹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