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我未识退斋,虚生七十载。
一旦过诸途,未语心先拜。
堂堂眉睫间,礼乐见三代。
正涂日以荒,良心日以坏。
天不产斯人,吾道将畴赖。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若存为送别退斋先生回归武夷山而作,表达了对先生的敬仰和对世风日下的忧虑。首句“我未识退斋,虚生七十载”表明诗人虽未与退斋先生相识,但对其年高德劭已有深刻印象。接着,“一旦过诸途,未语心先拜”描绘了诗人见到退斋先生时的谦恭态度,还未开口就已心生敬意。
“堂堂眉睫间,礼乐见三代”赞美先生的仪态和学问,仿佛能从他的举止中看到古代礼乐文化的影子,暗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正涂日以荒,良心日以坏”则揭示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道德风气日益衰落的忧虑,认为正道渐行渐远,人心不古。
最后两句“天不产斯人,吾道将畴赖”表达了诗人对退斋先生的深深敬仰,认为像他这样的人才难得,如果这样的贤者不再,那么维护和传承道义的责任将何人承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充满了对传统美德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反思。
不详
书院新鳌峰,五贤祠学宫。
马邵独避席,将无道不同。
专专论的派,此理谁当穷。
独学无师友,前儒议温公。
准绳规矩内,安得鞭霆风。
大运何茫茫,海桑逝不留。
武夷有乔木,虬枝尚相樛。
自昔擢巍科,为今阐大猷。
万里惮北上,三年喜南游。
长身古衣冠,庞眉瞭双眸。
虽与今人居,不与今人俦。
和风颜子春,泰山邹孟秋。
一双忧世泪,溅入银河流。
相期入圣域,舍子谁当优。
奈何弃我去,荦确归途修。
我欲断中流,去棹何悠悠。
我欲息天风,别袂何飕飕。
明晨君已远,晚岁吾何求。
恐无后会期,笑作来生谋。
我七君六旬,从会知无期。
但贪言议合,不误光景非。
先生明当别,吾将俦决疑。
欲言尚何限,记一十已遗。
及其未溘先,幸无靳珍题。
可是东皇雨露深,不成一字亦腰金。
世间大有麒麟楦,对此谁能起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