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朔窃桃图为许封君题

弱流西下昆崙畔,石阁丹梯起楼观。

绿水旁萦赤玉林,白云微映空青岸。

昔年阿母栽桃树,桃叶桃花已无数。

青鸟飞时屡自迷,仙人折罢翻相妒。

浮生变化如云烟,此花一实三千年。

邻家小儿亦何物,往往窃实来山前。

自从脱帻金门里,卖药逃名会稽市。

神仙恍惚难具论,粉绘依稀无乃是。

海东之翁许远游,有道似是东方俦。

未肯朝天取卿相,时闻缩地游沧洲。

短褐匡床成隐居,养鸡牧豕混樵渔。

题诗远寄看图画,操杖终期问素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东方朔窃取长生不老桃的故事,充满了奇幻与哲理。首句“弱流西下昆仑畔,石阁丹梯起楼观”以壮丽的自然景观开篇,暗示着故事发生的神秘背景。接着,“绿水旁萦赤玉林,白云微映空青岸”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超凡脱俗。

“昔年阿母栽桃树,桃叶桃花已无数”引出故事的核心——阿母栽种的桃树,象征着长寿与不朽。随后,“青鸟飞时屡自迷,仙人折罢翻相妒”通过青鸟和仙人的行为,增加了故事的神秘色彩,同时也暗示了桃树的珍贵与吸引。

“浮生变化如云烟,此花一实三千年”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永恒追求的思考,强调了长生不老的渴望。接下来,“邻家小儿亦何物,往往窃实来山前”则以邻家小儿的行为,展现了人类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探索欲。

“自从脱帻金门里,卖药逃名会稽市”讲述了东方朔为了逃避世俗名利,选择隐居的生活,体现了他对自由与真实自我的追求。“神仙恍惚难具论,粉绘依稀无乃是”表达了对神仙世界的不确定性和对现实世界的肯定。

“海东之翁许远游,有道似是东方俦”提到海东之翁与东方朔相似的道行,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而“未肯朝天取卿相,时闻缩地游沧洲”则表明了主人公不愿追求世俗权力,而是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

最后,“短褐匡床成隐居,养鸡牧豕混樵渔”描绘了主人公简朴而自由的生活状态。“题诗远寄看图画,操杖终期问素书”则表达了通过艺术与知识的交流,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与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东方朔窃桃的故事,探讨了生命的意义、追求与逃避的主题,以及对自由、真实自我和精神世界探索的向往。

收录诗词(667)

薛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 生卒年:1489~1539年

相关古诗词

题竹

使君拥千骑,蹋雪向长安。

雪中芳草尽零落,赠此青锦金琅玕。

江南邱墟绕江水,中有琅玕拂云起。

应龙夜穿崖石裂,江妃朝游春雨歇。

风梳露洗助婵娟,沙崩水溅映潺湲。

坐看綵笔题苔藓,想见翠葆摇风烟。

只今四海歌太平,甘露昼降黄河清。

愿言植此玉墀侧,会听丹山凤鸟鸣。

形式: 古风

梅花用东坡韵

朔云冻压江南村,春风解返梅花魂。

贞心习惯冰霜苦,正色不受尘沙昏。

平生爱花同臭味,好事寄我栽郊园。

最怜一树傲霜霰,远胜百卉凋凉温。

谁将锦轴写疏影,恍如金粉迎朝暾。

未邀皂盖宴野圃,已报画戟朝天门。

嗟予多病但高卧,对此欲赋将何言。

夜来雪罢郡斋冷,莫辞看画开清樽。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泣玉行

楚国献玉人,抱玉山中哭。

不见赏千金,徒闻刖双足。

一国之人皆若狂,玉为石兮石为玉。

世俗是非虽反覆,砾石何荣玉何辱。

被褐怀玉真丈夫,哀哀泣玉何为乎。

形式: 古风

药室咏六首(其一)

山阶穿药井,石室置丹炉。

壁挂三天字,函封五岳图。

仙人邀对酒,玉女伴投壶。

但逐云霄去,无论日月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