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牡丹

经冬种牡丹,明年待看花。

春条始秀出,蠹已病其芽。

柯枯叶亦落,重寻但空槎。

朱栏犹照耀,所待已泥沙。

本不固其根,今朝谩咨嗟。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冬天种植牡丹,期待明年花开满园。
春天枝条开始抽芽,虫害已经侵袭了嫩叶。
枝干枯黄,叶子凋零,只剩空枝无花可寻。
红色的栏杆依然明亮,但它所期待的美景已成往事。
原本根基不稳,今日感叹无常。

注释

经冬:在冬季。
种牡丹:种植牡丹。
明年:来年。
待看花:等待欣赏花朵盛开。
春条:春天的枝条。
始秀出:开始抽出新芽。
蠹:蛀虫。
病其芽:侵蚀了嫩芽。
柯枯:枝干枯萎。
叶亦落:叶子也落下。
重寻:再次寻找。
空槎:空荡荡的枝干。
朱栏:红色的栏杆。
犹照耀:仍然照耀。
所待:期待的事物。
已泥沙:已经消失如同泥沙。
本不固:原本根基不稳固。
其根:它的根部。
今朝:今天。
谩咨嗟:徒然叹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巩的《种牡丹》,主要描绘了诗人冬季种植牡丹的期待与春天观察其生长变化的心境。首句“经冬种牡丹”表达了对来年花开的期盼,然而接下来的“春条始秀出,蠹已病其芽”揭示了种植过程中的困难,幼芽受到蛀虫侵害,显示出生命的脆弱。诗人接着写到“柯枯叶亦落,重寻但空槎”,牡丹枝干枯萎,叶子凋零,只剩下光秃的枝桠,令人失望。尽管朱栏依旧照耀,但牡丹已不再如初,只剩下了昔日的辉煌,“所待已泥沙”。最后两句“本不固其根,今朝谩咨嗟”揭示了问题的根源——根基不稳,诗人不禁感叹,徒然嗟叹无济于事。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种牡丹的经历,寓言式地表达了人生和事业的不易,以及对根基稳固的深刻认识。曾巩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变迁,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胡使

南粟鳞鳞多送北,北兵林林长备胡。

胡使一来大梁下,塞头弯弓士如无。

折冲素恃将与相,大策合副艰难须。

还来里闾索穷下,斗食尺衣皆北输。

中原相观叹失色,胡骑日肥妖气粗。

九州四海尽帝有,何不用胡藩北隅?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追租

耕耨筋力苦,收刈田野乐。

乡邻约来往,樽酒追酬酢。

生涯给俯仰,公敛忘厚薄。

胡为此岁暮,老少颜色恶?

国用有缓急,时议废量度。

内外奔气势,上下穷割剥。

今岁九夏旱,赤日万里灼。

陂湖蹙埃壒,禾黍死硗确。

众期必见省,理在非可略。

谓须倒廪赈,讵止追租阁。

吾人已迫切,此望亦迂邈。

奈何呻吟诉,卒受鞭捶却。

宁论救憔悴,反与争合龠。

问胡应驱迫,久已罹匮涸。

计须卖强壮,势不存尪弱。

去岁已如此,愁呼遍郊郭。

饥羸乞分寸,斯须死笞缚。

法令尚修明,此理可惊愕。

公卿饱天禄,耳目知民瘼。

忍令疮痍内,每肆诛求虐。

但忧值空虚,宁无挺犁钁。

暴吏理宜除,浮费义可削。

吾卧避嚣喧,兹言偶斟酌。

试起望遗村,霾风振墟落。

形式: 古风

送人移知贺州

溪石胶船秋濑微,南山巉空势峨巍。

风露气严花草腓,天色㵳㵳初雁飞。

君子往守东南圻,旟旝綵错如翔翚。

象茜照地荣笏衣,先后隶从何颀颀。

初君治县参德威,吾人涵濡乐以肥。

念今夺去失所依,出者遮行居者希。

我思群公坐天围,心与星斗争光辉。

荐贤绌否言无违,迅若发石乘高机。

何此茂器时所稀,噤无一语为发挥。

敢作此什传王畿,旦暮玺书来敕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送丰稷

桃花染破南山青,汉江此时春水生。

客舟相语人夜起,劲橹乱江群雁声。

之君飘泊动归思,告我举装千里行。

闳材壮思风雨发,绿鬓少年冰雪清。

读书一见若经诵,下笔千言能立成。

精微自得有天质,操行秀出存乡评。

嗟从薄禄困流滞,能诱鄙俗销纷争。

弦歌躬劝士强学,田里堵安人力耕。

嗟予据桉但画诺,遇事缩手方蒙成。

虽知璞玉难强献,欲挂尘榻空含情。

岁寒不变乃知确,物理先否终当亨。

维舟且尽今夕语,明日帆随白鸟轻。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