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社硖口村早发

瘦马长途懒著鞭,客怀牢落五更天。

几时不属鸡声管,睡彻东窗日影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瘦弱的马儿在长途跋涉中懒得挥鞭驱赶,旅人的思绪在黎明前的寂静中格外落寞。
不知有多少次,鸡鸣声不再主宰时间,直到东方窗户透出阳光,我才从沉睡中醒来,发现天已大亮。

注释

瘦马:形容马匹因疲惫而消瘦。
长途:漫长的旅程。
懒著鞭:不愿或无力挥鞭驱赶。
客怀:旅人的思乡之情或旅途中的心情。
牢落:形容心情孤独、落寞。
五更天:黎明前的时分。
几时:何时,指不确定的时间点。
鸡声管:古代以鸡鸣报时,此处指时间的掌控。
睡彻:熟睡到尽头,直到……。
东窗:朝东的窗户。
日影偏:太阳已经升起,光线偏向一边,表示天已大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长途跋涉中疲惫的情景。"瘦马长途懒著鞭",形象地刻画出一匹瘦弱的马在漫长的旅途上疲于奔劳,不愿再接受主人的驱策,显示出诗人的旅途艰辛和内心的无奈。"客怀牢落五更天",表达了诗人作为游子在黎明前的寂静时刻,内心孤独、思乡之情愈发浓厚,"牢落"一词传达出落寞、失落的情绪。

"几时不属鸡声管",进一步强调了时间之早,只有鸡鸣声还在提醒着诗人天还未亮,暗示了他起早赶路的辛苦。"睡彻东窗日影偏",写出了诗人终于熬过漫漫长夜,醒来时发现东方的窗户已经洒进了一缕斜阳,表明他已经出发很久,且旅途仍未结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困顿与孤寂,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具有浓郁的旅途风情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853)

元好问(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乙卯十一月往镇州

村静鸟声乐,山低雁影遥。

野阴时滉朗,冷雨只飘萧。

涉远心先倦,冲寒酒易消。

红尘忘南北,渺渺见长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九月晦日王村道中

水涸沙仍湿,霜馀草更幽。

烟光藏落景,山骨露清秋。

坐食知何益,行吟只自愁。

随阳见鸿雁,三叹惜淹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八月并州雁

八月并州雁,清汾照旅群。

一声惊晚笛,数点入秋云。

灭没楼中见,哀劳枕畔闻。

南来还北去,无计得随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少室南原

地僻人烟断,山深鸟语哗。

清溪鸣石齿,暖日长藤芽。

绿映高低树,红迷远近花。

林间见鸡犬,直拟是仙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