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移舟出口

江湖吞天胸,蛟龙垂涎口。

养躯无千金,特为亲故厚。

本心非华轩,而与马争走。

聘妇缉落毛,教儿耨葱韭。

衣食端须几,将老犹掣肘。

安能诡随人,曲折作杞柳。

桓公瓮盎瘿,楚国不龟手。

生涯但如此,那问托婚友。

久阴快夜晴,天文若科斗。

村南鬼火寒,村北风虎吼。

野人驱鸡豚,缚落坚缠守。

刘郎弓石八,猛气厌冯妇。

一试金仆姑,归饮软臂酒。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翻译

胸怀壮志如江湖吞天,蛟龙般的野心藏于口中。
虽无千金财富,却只为亲人朋友付出更多。
内心纯真,并非追求华丽,只想与马儿赛跑。
教导妻子收集落羽,教育孩子耕种葱蒜。
衣食所需简单,年老时行动仍受限制。
怎能随波逐流,弯曲如杞柳般屈服。
桓公以瓮盎盛酒,楚国有不冻手的药方。
生活就这样平淡,无需依赖婚姻伙伴。
久雨后迎来晴朗,星空如同科斗星座排列。
村南鬼火闪烁,村北风声如虎吼叫。
乡野之人赶着家禽,紧绑以防逃脱。
刘郎射箭技艺高超,气势压倒冯妇。
一试金仆姑箭,归来后畅饮美酒。

注释

吞天:形容胸怀壮志,志向远大。
蛟龙:比喻有雄心壮志的人。
亲故:亲人和朋友。
聘妇:娶妻。
耨葱韭:耕种葱蒜,象征平凡生活。
掣肘:行动受阻,难以自由。
诡随:违背本心,随波逐流。
桓公:春秋时期齐国国君。
科斗:古代星象名,象征吉祥。
鬼火:磷火,乡村夜晚常见现象。
风虎:形容风声如虎啸。
鸡豚:鸡和猪,指家禽家畜。
刘郎:泛指有才华的人。
金仆姑:古代良弓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乙未移舟出口》,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江湖生涯的艰辛与坚韧。首句“江湖吞天胸,蛟龙垂涎口”展现了主人公胸怀壮志,如同江湖吞吐天地,蛟龙觊觎其力量。他虽贫穷,但重情义,只为亲朋好友付出。“聘妇缉落毛,教儿耨葱韭”体现了他对家庭的辛勤付出,生活简朴。

诗中提到“衣食端须几,将老犹掣肘”,表达了生活的艰难和年老体衰时的无奈。然而,他不愿随波逐流,“安能诡随人,曲折作杞柳”,表现出他的刚直性格。接下来引用桓公和楚国典故,表达自己坚守原则的决心。

“生涯但如此,那问托婚友”表明诗人对于婚姻交友的态度,即使生活困苦,也不轻易妥协。最后四句通过自然景象和民间生活细节,如“久阴快夜晴”、“村南鬼火寒,村北风虎吼”以及村民的应对,展现出农村生活的宁静与动荡,以及诗人自身的勇猛与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黄庭坚独特的江湖情怀和坚韧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丁巳宿宝石寺

钟磬秋山静,炉香沉水寒。

晴风荡濛雨,云物尚盘桓。

瀹茗赤铜碗,笕泉苍烟竿。

红榴罅玉房,幺橘委金丸。

枕簟已思燠,饭羹可加餐。

观己自得力,谈玄舌本乾。

理窟乃块然,世故浪万端。

牛刀经肯綮,古人贵守官。

摩挲发硎手,考此一丘槃。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了观师绣观音赞

六合内外,若有不观音处。则此丝缕,不能坚固。

横此三十二应,共此一光明聚。

了观观音,自知金针落处。

知落处,女娲补天夜夜雨。

形式:

二十八宿歌赠别无咎

虎剥文章犀解角,食未下亢奇祸作。

药材根氐罹斸掘,蜜虫夺房抱饥渴。

有心无心材慧死,人言不如龟曳尾。

卫平哆口无南箕,斗柄指日江使噫。

狐腋牛衣同一燠,高丘无女甘独宿。

虚名挽人受实祸,累棋既危安处我。

室中凝尘散发坐,四壁矗矗见天下。

奎蹄曲隈取脂泽,娄猪艾豭彼何择。

倾肠倒胃得相知,贯日食昴终不疑。

古来毕命黄金台,佩君一言等觜觿。

月没参横惜相违,秋风金井梧桐落。

故人过半在鬼录,柳枝赠君当马策。

岁晏星回观盛德,张弓射雉武且力。

白鸥之翼没江波,抽弦去轸君谓何。

形式: 古风

二月二日晓梦会于庐陵西斋作寄陈适用

燕寝著炉香,愔愔閒窗闼。

梦到郡城东,笑谈西斋月。

行乐未渠央,苦遭晴鸠聒。

江郡梅李白,士女嬉城阙。

闻道潘河阳,满城花秀发。

颇留载酒车,共醉生尘袜。

想见舞馀姿,风枝斜虿发。

鄙夫不举酒,春事亦可悦。

雨足肥菌芝,沙暄饶笋蕨。

海牛压风帘,野饭薰僧钵。

饱食愧公家,曾无助毫末。

劝盐推新令,王欲茕独活。

此邦淡食伧,俭陋深次骨。

公囷积丘山,贾竖但圭撮。

县官恩乳哺,下吏用鞭挞。

正恐利一源,未塞兔三窟。

寄声贤令尹,何道补黥刖。

从来无研桑,顾影愧簪笏。

何颜课殿上,解绶行采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