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黄毛鹞子海东青,尽作愁胡上素屏。
画手不知秋眼疾,持来惊落白鹇翎。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以黄毛鹞子与海东青对比,营造出一种忧郁的氛围。诗人通过“愁胡”这一意象,赋予画面以情感色彩,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既壮阔又略带哀愁。接着,诗人点明画师技艺之高超,不仅能够捕捉到秋日的迅疾眼神,更能在作品中引发观者的情感共鸣,甚至让白鹇的羽毛在视觉冲击下仿佛真实掉落。这不仅展示了画师精湛的技艺,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与情感深刻的理解和表达。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融合在一起,展现出明末清初时期文人对于艺术与生活的独特感悟。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毫端日日出奇毛,飞落云霄未肯高。
爱向林塘惊翡翠,锦鞲不上武陵豪。
自合胭脂染紫骝,无声已作一天秋。
沙边久立期飞将,榆柳阴阴卸络头。
兰为香祖少人知,花叶多因风露滋。
沅澧已无芳草地,青青惟向画中垂。
罗浮夜半欲开时,多谢微风不肯吹。
香隔山来归绢素,祗应骚客梦魂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