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

虎踞龙盘委薜萝,台城春雨长寒莎。

梁家不觉市朝改,萧寺只闻钟磬多。

云树暮堤攒剑戟,风篁虚谷转笙歌。

须知王气随明主,不据金陵又若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老虎和龙盘绕着藤蔓,台城春雨中草木常寒。
梁家的人并未察觉世事变迁,寺庙里只听见钟声磬音频繁。
暮色中的树木和堤岸像剑戟般密集,风吹过竹林,空谷回荡着笙歌之声。
要知道,王者之气会随着贤明君主,即使不在金陵,又能怎样呢?

注释

虎踞龙盘:形容地势险要,如同猛虎和巨龙盘踞。
委薜萝:藤蔓缠绕,形容荒废或隐逸。
台城:古代南京的皇城遗迹。
春雨长寒莎:春天的雨水长久地打湿着莎草。
梁家:指梁朝,历史上曾建都南京。
市朝改:世事变迁,朝代更迭。
萧寺:佛教寺庙,这里指代寂寞、清寂之地。
钟磬多:钟声和磬声频繁,暗示僧侣众多。
云树暮堤:暮色中的树木和江堤。
攒剑戟:密集如剑戟,形容景象壮观。
风篁虚谷:风吹过竹林的山谷。
转笙歌:风中传来笙歌,象征繁华。
王气:帝王之气,象征国家兴衰。
明主:贤明的君主。
金陵:古称南京,历史上多个朝代的都城。
又若何:又能怎么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夏竦所作的《金陵》,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南京城昔日的繁华与沧桑。首句"虎踞龙盘委薜萝"以虎踞龙盘形容南京地势险要,但如今已显荒凉,藤蔓覆盖,显得衰败。"台城春雨长寒莎"则描绘了春天里台城的冷清,雨水绵长,莎草丛生。

接下来的两句"梁家不觉市朝改,萧寺只闻钟磬多"暗示了朝代更迭,昔日梁朝的繁华已成过往,如今只有寺庙钟声回荡,反映出物是人非的感慨。"云树暮堤攒剑戟,风篁虚谷转笙歌"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过去的军威和乐章,如今只剩下自然景色。

最后两句"须知王气随明主,不据金陵又若何"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理解,认为真正的王气在于明主而非地理位置,即使不在金陵,只要明主在,国家依旧可以兴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金陵为背景,寓言历史兴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和对明君的期盼。

收录诗词(295)

夏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世称夏文庄公、夏英公、夏郑公。著文集百卷、《策论》十三卷、《笺奏》三卷、《古文四声韵》五卷、《声韵图》一卷,其中:《文庄集》三十六卷等收入《四库全书》(节录自《永乐大典》)

  • 字:子乔
  • 籍贯:江州德安县(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
  • 生卒年:985—1051年

相关古诗词

宫词

柳带分阴接殿基,笙歌还拥翠华归。

前宫晓赭匀妆脸,别馆春红晒舞衣。

槐影对笼苔点细,桐花西倚夕阳稀。

夜来梦上檀香阁,犹映珠帘避贵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春日寄陈舍人

浓淡晴霞泛夕阳,重重烟蔼护流芳。

花残远渡晓风急,路入层云春梦长。

结蕙翠光留蝶舞,含桃红实驻莺尝。

可怜得意文章客,扈跸西园月桂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春游

艳艳春风雨半收,少年疏诞称春游。

将军雪散桥边市,骑省花开县外楼。

草嫩玉堤藏堕珥,酒浓金盏滑歌喉。

谁能借取瑶池马,乱踏红尘四百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洛中春旱祷龙门无畏塔得雨

露盘金索出危岑,风卷惊尘扑翠林。

五夜清场严佛事,一犁甘澍慰民心。

圣君旰食忧应减,守吏斋诚祷更深。

泛滟洛川皆帝力,好浮青鲤瑞烟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