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犯.元夕寓京

渐入融和,金莲放、人在东风楼阁。

天香吹辇路,净无云一点,桂流霜魄。

雪霁梅飘,春柔柳嫩,半卷真珠帘箔。

迢迢鸣鞘过,隘车钿辔玉,暗尘轻掠。

拥琼管吹龙,朱弦弹凤,柳衢花陌。鳌山侵碧落。

绛绡远,春霭浮鳷鹊。

民共乐、金吾禁静,翠跸声闲,遍青门、尽停鱼钥。

衩袜寒初觉。方怪失、绣鸳弓窄。误良夜、瑶台约。

渐彩霞散,双阙星微烟薄。洞天共谁跨鹤。

形式: 词牌: 兰陵王

翻译

天气逐渐温暖,莲花盛开,人在东风楼阁中欣赏。
天香飘过皇家大道,天空清澈,没有一丝云彩,只有桂花的清冷月色。
雪后梅花飘落,春天的柳树柔软,半卷着珍珠帘子。
远处传来马鞭声,装饰华丽的车辆经过,带起轻轻的尘土。
人们吹奏着玉笛,弹奏着琴弦,漫步在柳树和花丛中,仿佛接近了天宫。
红色的轻纱在远方飘动,春雾笼罩着鹊桥。
百姓一同欢庆,金吾卫士守夜安静,皇帝的车队声音悠闲,全城的鱼钥都停止了。
初感寒意,才发现绣鸳鸯弓窄,错过了与佳人的约定。
夜色渐深,星辰稀疏,烟雾朦胧,谁能与我一起跨鹤进入仙境?

注释

融和:温暖和煦。
金莲:莲花象征富贵。
东风楼阁:春风中的楼阁。
天香:形容香气浓郁。
雪霁:雪后初晴。
翠跸:绿色的皇家车队。
鱼钥:古代宫廷中开门的钥匙。

鉴赏

这首宋词《大犯·元夕寓京》是陈允平的作品,描绘了元宵节夜晚京城的繁华景象与清冷氛围。开篇以“渐入融和”起笔,写冬日逐渐消融,金莲花盛开,人们在东风楼阁中欣赏美景。接着,词人通过“天香吹辇路”描绘了月色下清幽的皇家道路,桂香四溢,如霜般纯净。

“雪霁梅飘,春柔柳嫩”描绘了雪后梅花绽放,春意盎然,半卷珠帘,透出一丝丝生机。远处传来马车声,华贵的装饰轻轻掠过路面,增添了节日的热闹气氛。接下来,词人转向宫廷活动,演奏着琼管和凤琴,营造出高雅的音乐氛围。

“鳌山侵碧落”描绘了元宵灯会的壮观景象,鳌山高耸,彩灯繁多,仿佛直入云霄。远处的鳷鹊楼也被春霭笼罩,百姓沉浸在欢乐之中,街道上金吾禁卫森严,但气氛宁静。词人感叹自己“衩袜寒初觉”,意识到夜已深,不禁怀念起与佳人的绣鸳弓之约。

最后,词人感叹元宵夜色渐散,星辰微茫,烟雾朦胧,似乎在暗示美好的时光即将消逝。他独自想象着跨鹤飞入仙境,流露出淡淡的孤寂与遗憾。整首词以元夕为背景,展现了京城的节日盛况和个人的情感波澜,具有浓厚的节日气氛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348)

陈允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衡仲。生卒年俱不确定,“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 字:君衡
  • 号:西麓
  • 籍贯: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
  • 生卒年:1215-1220

相关古诗词

大酺

雾幕西山,珠帘卷,浓霭凄迷华屋。

蒲萄新绿涨,正桃花烟浪,乱红翻触。

绣阁留寒,罗衣怯润,慵理凤楼丝竹。

东风垂杨恨,锁朱门深静,粉香初熟。

念缓酌灯前,醉吟孤枕,顿成清独。伤心春去速。

叹美景虚掷如飞毂。

漫孤负、秋千台榭,拾翠心期,误芳菲、怨眉愁目。

冷透金篝湿,空展转、画屏山曲。梦不到、华胥国。

闲倚雕槛,试采青青梅菽。海棠尚堪对烛。

形式: 词牌: 大酺

小重山

岸柳黄深绿渐饶。林塘初雨过,涨蒲萄。

秋千亭榭彩旗交。莺声里,春在杏花梢。

慵整翠云翘。眉尖愁两点,倩谁描。

斜阳芳草暗魂销。东风远,犹凭赤阑桥。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丑奴儿/采桑子

岁寒时节千林表,独耐风霜。妒粉欺黄。

澹澹衣裳薄薄妆。西湖十二阑干曲,倚遍寒香。

白鹭横塘。一片孤山几夕阳。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丹凤吟

暗柳烟深何处,翡翠帘栊,鸳鸯楼阁。

芹泥融润,飞燕竞穿珠幕。

秋千倦倚,还思年少,袜步尘轻,衫裁罗薄。

陡顿芳心暗老,强理新妆,离思都占眉角。

过了几番花信,晓来刬地寒意恶。

可煞东风,甚把夭桃艳杏,故故凌铄。

伤春憔悴,泪矗粉腮香落。

挑脱金宽双玉腕,怕人猜偷握。

渐芳草,恨画阑、休傍著。

形式: 词牌: 丹凤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