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金丹诗诀”为名,出自宋代道教学者陈楠之手。诗中运用了象征与隐喻的手法,传达了道家追求长生不老、精神升华的哲学思想。
首句“三姓名含二物交”,以“三名”暗示修炼过程中的三个阶段或三个层次,而“二物交”则可能指阴阳、天地、内外等对立统一的关系,暗含着修炼者需调和身心、内外合一的哲理。
次句“赤龙飞上碧云霄”,赤龙象征着修炼者的精气神,飞升至碧云霄则寓意着修炼者通过内修达到超脱尘世、精神升华的状态。这里使用了龙的形象,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尊贵的象征,也寓含着修炼者追求的至高境界。
第三句“夜来甘露空中过”,甘露常被比喻为天降的恩泽或修炼中的灵性启示,夜晚的甘露则可能象征着在静谧的时刻,修炼者能获得更为深刻的领悟或启示。这一句描绘了修炼者在静夜中获得精神滋养的过程。
最后一句“片月横空对鹊桥”,片月代表修炼者内心的明净与澄澈,横空则是指修炼者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鹊桥则源自牛郎织女的故事,象征着连接人间与仙界的桥梁,这里可能寓意着修炼者通过内修,实现了与宇宙、自然乃至更高精神层面的连接与沟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表达了道家修炼的核心理念——通过内观、调和身心、追求精神的升华与超越,最终达到与宇宙和谐共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