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阮籍咏怀十七首

人生天地间,如花开春时。

遇晴即欣荣,遇雨还离披。

晴雨由上苍,汝花何悲为。

显允阮嗣宗,放达世所推。

忧思独伤心,作为十七诗。

感慨怀辛酸,似未达天理。

既好王子乔,又恶轻薄子。

善善又恶恶,好生而恶死。

如何得徽称,口不挂臧否。

形式: 古风

翻译

人在天地间,恰似春天花开。
阳光下欣欣向荣,雨中则零落飘摇。
晴雨皆由天定,你花儿何须悲伤。
阮嗣宗为人坦诚,世人都赞赏他的豁达。
独自忧虑愁苦,写下这十七首诗。
满心感慨辛酸,似乎未能领悟天道。
既爱王子乔的仙风,又厌弃轻浮之人。
善恶分明,喜好生命,厌恶死亡。
如何能得到美誉,从不随意褒贬他人。

注释

天地间:世间。
花开春时:春天盛开。
晴即:晴天时。
离披:凋零。
上苍:天意。
汝花:你的生命。
显允:显著而被认可。
阮嗣宗:阮籍。
放达:豁达。
十七诗:十七首诗作。
辛酸:痛苦。
天理:自然法则。
王子乔:传说中的仙人。
轻薄子:轻浮之人。
徽称:美名。
口不挂臧否:不轻易评价他人。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反映出人生的无常和个人的情感态度。开篇“人生天地间,如花开春时”两句,描绘了人生如同春天里绽放的花朵,美好而短暂。紧接着,“遇晴即欣荣,遇雨还离披”表达了一种顺境逢迎的生活态度,阳光明媚时便感到荣耀,遇到阴雨则选择离开,披露了人在遭遇不同环境时的适应性和脆弱性。

“晴雨由上苍,汝花何悲为”两句,则是对自然规律的认可,同时也流露出对于生命易逝的一种哀伤。接着,“显允阮嗣宗,放达世所推”一句,似乎是在赞美某位人物(阮籍)的高尚品格和超脱世俗的胸怀。

“忧思独伤心,作为十七诗”表明了这首诗是由十七首组成,而这些忧虑思考深深地伤害着内心。紧随其后,“感慨怀辛酸,似未达天理”则透露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于无法触及宇宙根本规律的一种自我反省。

最后两句“既好王子乔,又恶轻薄子。善善又恶恶,好生而恶死”,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态度:既欣赏高洁的品行(如王子乔),也厌恶浅薄的人性;同时,对于善与恶、生与死都持有矛盾的心情。全诗通过这种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人在面对生命和宇宙时的复杂心理状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次深刻的情感宣泄,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探讨了人生、善恶、生死等重大主题。

收录诗词(26)

李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琴书

琴书随分足生涯,只灌园畦亦自佳。

行状是刘斯立记,门风似杜少陵家。

添诗人瘦因中酒,解睡魔围只上茶。

无事出门觅诗料,巡檐指点数梅花。

形式: 七言律诗

登高丘而望远海

登高丘,望远海,万里长城今何在。

坐使神州竟陆沉,夷甫诸人合菹醢。

望远海,登高丘。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归枕蓬莱漱弱水,大观宇宙真蜉蝣。

形式: 古风

新年开义馆教族属子侄作诗勉之

日与圣贤居,其中乐有馀。

但存三寸舌,读尽五车书。

学问胜金璧,功名特土苴。

先当分义利,毋作小人儒。

形式: 五言律诗

题旴江王章甫梅境

仙伯当年亭植梅,当今天子题品来。

梅花是我丈人行,见梅不赋梅应咍。

王君结庐在梅境,日与梅兄相追陪。

吟诗些起逋仙魂,索笑醉衔工部杯。

吾闻梅乃万木母,桃为奴婢李舆台。

一阳生子万物始,梅花独先群卉开。

一阴生午万物成,梅实独先群蘤胎。

华实先天天不违,梅之时义大矣哉。

纷纷馀子不知本,祗说百花头上魁。

此语闻之梅亭翁,录以赠君君勿推。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