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罅月

幽室不知年,夜长昼苦短。

但见屋罅月,清光自亏满。

佳人宴清夜,繁丝激哀管。

朱阁出浮云,高歌正凄婉。

宁知幽室妇,中夜独愁叹。

良人事游侠,经岁去不返。

来归在何时,年华忽将晚。

萧条念宗祀,泪下长如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居简出的女子在夜晚的孤独与忧愁。诗中以“幽室”开篇,暗示了女子所处环境的封闭与寂寞。接着,“夜长昼苦短”四字,形象地表达了时间在孤独者心中的漫长与难熬。

“但见屋罅月,清光自亏满。”通过描写女子只能透过窗户看到月亮,月亮时而盈满,时而亏缺,暗喻了她内心的波动和对未知未来的不确定感。这种景象既美丽又令人感到一丝凄凉,仿佛是她内心情感的外化。

“佳人宴清夜,繁丝激哀管。”这一句形成鲜明对比,描述了外面世界的热闹与欢愉,与女子身处的孤独形成了强烈反差,进一步凸显了她的寂寞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

“朱阁出浮云,高歌正凄婉。”朱阁之上,云雾缭绕,女子的歌声在空中回荡,虽然高亢,却带着哀婉之情,似乎在诉说着她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最后,“宁知幽室妇,中夜独愁叹。”直接点明了女子的身份,她在深夜独自叹息,流露出深深的孤独与无助。而“良人事游侠,经岁去不返。来归在何时,年华忽将晚。”则揭示了女子担忧丈夫在外游侠,长时间未归,担心自己青春易逝,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挣扎,深刻反映了人性中的孤独、忧虑与期待。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别友狱中

居常念朋旧,簿领成阔绝。

嗟我二三友,胡然此簪盍。

累累囹圄间,讲诵未能辍。

桎梏敢忘罪,至道良足悦。

所恨精诚眇,尚口徒自蹶。

天王本明圣,旋已但中热。

行藏未可期,明当与君别。

愿言无诡随,努力从前哲。

形式: 古风

答汪抑之三首(其一)

去国心已恫,别子意弥恻。

伊迩怨昕夕,况兹万里隔。

恋恋歧路间,执手何能默?

子有昆弟居,而我远亲侧。

回思菽水欢,羡子何由得。

知子念我深,夙夜敢忘惕。

良心忠信资,蛮貊非我戚。

形式: 古风

答汪抑之三首(其二)

北风春尚号,浮云正南驰。

风云一相失,各在天一涯。

客子怀往路,起视明星稀。

驱车赴长阪,迢迢入岚霏。

旅宿苍山底,雾雨昏朝弥。

间关不足道,嗟此白日微。

切劘怀良友,愿言毋心违。

形式: 古风

答汪抑之三首(其三)

闻子赋茆屋,来归在何年?

索居间楚越,连峰郁参天。

缅怀岩中隐,磴道穷扳缘。

江云动苍壁,山月流澄川。

朝采石上芝,暮漱松间泉。

鹅湖有前约,鹿洞多遗篇。

寄子春鸿书,待我秋江船。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