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二首(其一)

春霖未免妨游赏,唯到诗家自有情。

花径不通新草合,兰舟初动曲池平。

净缘高树莓苔色,饥集虚廊燕雀声。

闲忆昔年为客处,闷留山馆阻行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春雨虽多可能妨碍游玩欣赏,但对于诗人来说却别有情趣。
花间小路被新长的草遮掩,轻摇的兰舟让弯曲的池塘水面变得平静。
洁净的树梢上莓苔显出各种色彩,饥饿的鸟儿在空荡走廊上发出嘈杂的叫声。
悠闲地回忆起往昔做客的日子,烦闷的心情滞留在山间的书斋阻碍了前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游赏的场景,开头便指出春霖虽然未停,但对游赏并无妨碍,因为诗人心中自有一番情感。通过“花径不通新草合”一句,可以想象到春天细雨后,花径被新生的嫩草所覆盖,不易行走。这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某种困顿和迷茫。

接着,“兰舟初动曲池平”则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水上画面,兰舟轻轻地在平静的曲池中移动,这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净缘高树莓苔色”一句,通过对高树间莓苔鲜明颜色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情感。紧接着,“饥集虚廊燕雀声”则让人联想到诗人在空旷的走廊中聆听着燕雀的声音,这不仅是对自然界声音的捕捉,也反映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两句“闲忆昔年为客处,闷留山馆阻行行”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游历时光的怀念,以及目前被困在山中无法前进的无奈情绪。这里的“ 闷留山馆”可能是因为春雨的原因,导致出行受阻,同时也象征着内心世界的某种停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精细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春天的游赏中所感受到的自然美与内心世界的交织。

收录诗词(101)

李建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雨二首(其二)

萧萧春雨密还疏,景象三时固不如。

寒入远林莺翅重,暖抽新麦土膏虚。

细濛台榭微兼日,潜涨涟漪欲动鱼。

唯称乖慵多睡者,掩门中酒览闲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春雪

南国春寒朔气回,霏霏还阻百花开。

全移暖律何方去,似误新莺昨日来。

平野旋销难蔽草,远林高缀却遮梅。

不知金勒谁家子,只待晴明赏帝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春雪

随风竟日势漫漫,特地繁于故岁看。

幽榭冻黏花屋重,短檐斜湿燕巢寒。

闲听不寐诗魂爽,净吃无厌酒肺乾。

莫道便为桑麦药,亦胜焦涸到春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柳花寄宋明府

每爱江城里,青春向尽时。

一回新雨歇,是处好风吹。

破石黏虫网,高楼扑酒旗。

遥知陶令宅,五树正离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