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其三十二)

蓐收肃金气,西陆弦海月。

秋蝉号阶轩,感物忧不歇。

良辰竟何许,大运有沦忽。

天寒悲风生,夜久众星没。

恻恻不忍言,哀歌逮明发。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翻译

秋天的蓐收神清冷了金色的气息,西边的路上悬挂着弯弯的海月。
秋蝉在台阶和屋檐间鸣叫,感受万物变迁,忧虑之情无法停歇。
美好的时光究竟在哪里,命运的大势有时会突然逆转。
天气寒冷,悲凉的风声四起,夜晚漫长,众多星辰消失不见。
心中悲痛难以言表,悲哀的歌声直到天明才停止。

注释

蓐收:古代神话中的秋季之神,象征收获和肃杀。
西陆:秋季,古称‘西陆’以区别于春夏冬的其他三个季节。
弦海月:比喻弯弯的月亮像琴弦一样挂在天空。
秋蝉:秋天的蝉,常用来象征凄凉或离别。
感物:因感触到周围的事物。
沦忽:形容命运或形势的突然变化。
天寒:天气转冷。
众星没:星星消失,暗指夜晚深沉。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古风·其三十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深的情感波动和对时光易逝的无奈。

"蓐收肃金气,西陆弦海月。"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秋夜的景象,金色的露水凝结在草尖上,宛如细线,远处海边的明月正挂于西天,给人以清冷之感。

"秋蝉号阶轩,感物忧不歇。" 秋蝉鸣叫于阶前,诗人通过这种景象表达了自己的忧伤与感慨,似乎在诉说着难以平息的哀愁。

"良辰竟何许,大运有沦忽。" 这两句诗中,“良辰”指美好时光,而“大运”则是指天地间的运行变化。诗人似乎在问,美好的时光到哪里去了,而又似乎感慨于世事无常。

"天寒悲风生,夜久众星没。" 这两句描写了一个寒冷的夜晚,风起了,星辰也逐渐隐藏不见。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刻画,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哀伤。

"恻恻不忍言,哀歌逮明发。"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时光和旧友的怀念之情,哀声成歌,直至天明,这种感情是如此深刻,以至于难以启齿。

总体而言,这首《古风·其三十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世事无常以及个人情感的复杂感受。李白以其独特的情怀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将内心世界与外在之物紧密相连,从而创作出如此富有哲理又充满情感的诗篇。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古风(其三十三)

北溟有巨鱼,身长数千里。

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

凭陵随海运,燀赫因风起。

吾观摩天飞,九万方未已。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古风(其三十四)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

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

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

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

借问此何为,荅言楚徵兵。

渡泸及五月,将赴云南征。

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

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

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

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

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生。

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古风(其三十五)

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

寿陵失本步,笑杀邯郸人。

一曲斐然子,雕虫丧天真。

棘刺造沐猴,三年费精神。

功成无所用,楚楚且华身。

大雅思文王,颂声久崩沦。

安得郢中质,一挥成斧斤。

形式: 古风

古风(其三十六)

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

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

直木忌先伐,芳兰哀自焚。

盈满天所损,沈冥道为群。

东海沈碧水,西关乘紫云。

鲁连及柱史,可以蹑清芬。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