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怀山中友人

烟消天末夜膧胧,溶漾银河望欲空。

长忆山中共明月,独怜都下见秋风。

羽林警卫纷如织,龙虎公屯势更雄。

远客不眠愁欲绝,起看鳷鹊露光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李裕所作的《八月十五夜怀山中友人》,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首句“烟消天末夜膧胧”,描绘了中秋之夜,烟雾散去,夜色朦胧,天空显得格外深远。这一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接着,“溶漾银河望欲空”一句,将视线转向浩瀚的银河,仿佛在期待着什么。这里的“溶漾”二字,生动地描绘了银河波光粼粼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期待。

“长忆山中共明月,独怜都下见秋风。”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在山中共同赏月的美好回忆与如今独自在京城感受秋风的孤独形成了鲜明对比,加深了对友人的怀念。

“羽林警卫纷如织,龙虎公屯势更雄。”这两句转而描绘了京城的繁华与威严,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身处繁华都市中的孤独感,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最后,“远客不眠愁欲绝,起看鳷鹊露光中。”诗人因思念难眠,起身眺望,只见露珠在鳷鹊(一种鸟)的羽毛上闪烁。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与思念,如同那闪烁的露珠,难以言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在特定节日背景下,个人情感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35)

李裕(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宗至顺元年进士。少从许谦学,撰《至治圣德颂》。英宗召见,令宿卫禁中。文宗时授承事郎,同知汴梁路陈州事,有惠政。改道州路总管府推官,时裕已卒一月

  • 字:公饶
  • 籍贯:元婺州东阳
  • 生卒年:1294—1338

相关古诗词

次韵杨编修仲礼奉引法驾之作

清游小队肃都城,夹骑黄麾拂晓晴。

仙岛云霞扶日上,紫垣星宿属天行。

龙旂却傍重轮驻,雉扇徐分九彩明。

共喜太平多扈从,愿因作颂著休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权讲主

闻师采药向江南,禅衲亲持使者骖。

鹿献野花来宝地,龙偷海藏出珠龛。

丹砂傍石分秋水,灵草和烟度嶂岚。

此日归来进天府,芝云朮露晓昙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次谢鍊师简啸碧真人弈棋韵

万寿宫前鹤发翁,箨冠千叶戴芙蓉。

经行岩洞骑黄鹤,叱咤风霆起白龙。

世外弈秋谁复见,山中玉质记曾逢。

秋深琪树连云碧,怅望丹霞第几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过发冠女仙庙

天上香云拥碧鬟,山中大药驻红颜。

千年仙去空尘土,半夜月明闻佩环。

芳草不知前度绿,古苔浑似旧袍斑。

自怜轩冕驰驱者,目送浮云不得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