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埧城南村三首(其一)

朝出城南村,策马入荆杞。

村中八九家,烟火自成里。

儿童候晨光,稍稍荆扉启。

四邻务收穫,时复披草语。

眤眤何所云,但言好禾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平埧城南村三首(其一)》描绘了一幅乡村清晨的生动画面。诗人骑马从城南村出发,进入满是荆棘和杞树的田野,展现出乡村的质朴与自然风貌。村中共有八九户人家,炊烟袅袅,自成一体,显示出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村民们在早晨的阳光下逐渐打开柴门,孩子们活泼地迎接新的一天。四邻邻居们正忙于秋收,不时透过杂草间隙交谈,谈论的是丰收的好稻谷和黍米。诗中的“眤眤”可能是方言或口语化的表达,增添了亲切的生活气息。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朴素的语言,展现了农耕社会的淳朴民风和丰收的喜悦。

收录诗词(1611)

何景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 号:白坡
  • 籍贯:又号大复山
  • 生卒年:1483~1521

相关古诗词

平埧城南村三首(其二)

秋阴结林霏,细雨洒茅室。

牧放止近郊,牛羊不相失。

广园散花林,平畴蔼风日。

长幼不出门,咸知恋俦匹。

喧喧车马中,徒为慕高秩。

悬舆当何时,可使志愿毕。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平埧城南村三首(其三)

沉沉古陂水,日暮寒更绿。

隔陂见居人,萝蔓缠草屋。

摘禾留客饭,采薪发秋木。

童稚持竹竿,雨中放鸡鹜。

区区化外国,犹得睹淳朴。

形式: 古风

发京邑四首(其二)

驱车出郊门,杖策遵古行。

返顾望城阙,引领内怀伤。

崇京概霄汉,逶迤一何长。

双观临驰道,群宫俨相当。

迅飙激棂牖,游云起纵横。

汉道值全盛,缨緌烂辉光。

侧观青云士,鸣佩倏来翔。

梁生何慷慨,辽辽悲未央。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渡河

夙征肇延津,明晨临大河。

洪源下积石,砥柱屹嵯峨。

渺渺梁宋区,汗漫纵经过。

自非陵与岸,于安障其波。

扬帆赴中流,四顾莽无涯。

崇云徂广泽,迅风夕吹沙。

积阴不可测,鱼龙偃相加。

前无千尺梁,一苇胡足誇。

人生寡恒居,奚异波上槎。

岂无舟楫志,漂泊当奈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