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成廷圭为友人李子威赴国子监任职而作,表达了对他的祝福和对人才被任用的欣喜。首句“曾占龙头第一名”赞扬了李子威过去的优秀表现,暗示他才华出众。次句“先生元是监诸生”点出他的身份,即他曾是国子监的学生。
第三句“楼船近向淮南发”描绘了李子威即将乘船前往国子监的场景,暗示旅程的开始。第四句“驿骑虚从颍上迎”则写出了迎接者的期待,虽然实际上并未接到,但表达了对他的敬意。
第五句“宣室几年无贾谊”借用汉代宣帝召见贾谊的典故,暗指朝廷许久未有像贾谊那样杰出的人才,如今李子威的到来犹如贤才再现。第六句“谏垣今日有阳城”进一步赞美李子威的直言敢谏,将他比作西汉名臣阳城。
最后两句“同寅更得同年者,同振斯文答圣明”表达了诗人与李子威同年及同事的喜悦,希望他们共同弘扬儒家文化,回应圣明君主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友人的鼓励,也是对人才得以施展抱负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