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闻莺》由明代诗人解缙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清晨,鸟鸣声唤醒沉睡之感的场景。
首句“惊觉蘧蘧梦”,以梦境比喻短暂的睡眠,生动地描绘了从梦中醒来时的恍惚与不真实感。这里的“蘧蘧”形容梦境的虚幻,与“惊觉”形成鲜明对比,让人仿佛能感受到从梦中猛然醒来的瞬间。
次句“频闻恰恰啼”,则以“恰恰啼”来描绘黄莺清脆悦耳的叫声,不仅展现了春天特有的生机与活力,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这句中的“频闻”二字,强调了鸟鸣声的频繁与持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
后两句“只疑窗纸外,却在柳阴西。”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诗人似乎在窗边,透过窗户向外望去,只见窗外的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而那清脆的鸟鸣声似乎就来自柳阴的某处。这里运用了巧妙的视角转换和空间想象,将读者带入一个既熟悉又略显神秘的自然景象之中,引发人们对春天、对生命、对自然之美的深思。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新脱俗,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通过这首《闻莺》,解缙成功捕捉到了春日早晨的独特韵味,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