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向晚一鸠鸣,道人春睡足。
无处写幽怀,巡檐数脩竹。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宁静的春日傍晚景象。"向晚一鸠鸣",以单一斑鸠的鸣叫作为背景音乐,暗示了时间接近傍晚,春天的气息浓厚。"道人春睡足","道人"可能指的是修道之人,他享受着春日的慵懒时光,睡意正浓,直到鸟鸣声唤醒。接下来的"无处写幽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无法言表,可能是一种淡淡的忧思或对自然的深深感慨,找不到合适的文字来寄托。
"巡檐数脩竹",诗人起身走出屋檐,漫步在修长的竹林间,试图通过与自然的亲近来排解心中的思绪。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高洁和坚韧,诗人借此环境来寻找内心的平静。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闲适与诗人内心的微妙情感,富有禅意。
不详
徙台州黄岩(今属浙江)曾为僧,字朴翁,其后返初服,居杭州西湖。与姜夔、赵师秀等多有唱和。其诗为叶绍翁所推许,有《无怀小集》
老柳中间野岸滨,水清常照村边身。
白鸥黄鸟相忘久,来往如今不避人。
夜雨涨波高二尺,失却捣衣平正石。
天明水落石依然,老夫一夜空相忆。
长安唯白石,与我最相关。
每到难逢面,翻思懒下山。
欲归愁路远,小住待君还。
尽日看幽桂,无人似我闲。
蛰动犹寒在,鸠鸣恰睡馀。
素传鹰羽化,多占鹊巢居。
报我晴何用,怜渠拙自如。
年年偏感处,风急杏花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