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诗

时时拥鼻作诗人,衰老馀閒砚席亲。

岂有江山供晚景,无多风月结芳邻。

编成束笋难医俗,步学重台且效颦。

自笑三章下里曲,聊同击壤太平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清代郑用锡的《作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闲暇时光中以诗为伴的生活情景。首句“时时拥鼻作诗人”形象地刻画了他沉浸于诗歌创作中的专注与乐趣,仿佛通过嗅觉也能感受到诗意。次句“衰老馀閒砚席亲”则表达了他对书法和文学的热爱,即使年事已高,仍亲近笔墨。

“岂有江山供晚景,无多风月结芳邻”两句,诗人感慨岁月无情,但仍然期待能在晚年找到精神寄托,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共享风月之乐。接下来,“编成束笋难医俗”,意指诗人的作品虽然试图以文雅来净化世俗,却难以完全改变现实的庸俗。然而,他并未因此放弃,“步学重台且效颦”,模仿高雅的姿态,继续努力提升自我。

最后两句“自笑三章下里曲,聊同击壤太平民”中,“自笑”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创作的自嘲,他的诗歌或许不够高雅,但仍满足于如同乡间百姓般简单快乐的生活态度,与世无争,享受着太平盛世的安宁。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虽身处老年,但仍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356)

郑用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任兵部武选司、礼部仪制司员外郎,著有《北廓园集》

  • 号:祉亭
  • 籍贯:清代台湾淡水
  • 生卒年:1788~1858

相关古诗词

七十自寿八首(其一)

微躯七尺宰官身,弹指春华去日陈。

家世巾箱多茹苦,生涯饘粥讳言贫。

千章乔荫承先泽,一领寒毡作替人。

缓带敢同羊太傅,金环了了忆前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七十自寿八首(其二)

一卷琅琅读父书,趋庭曾记惜居诸。

五经鼓吹依函几,十载篝灯课草庐。

拜母相传能择里,生儿敢负望充闾。

每思三命铭恭语,遗训循墙尚宛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七十自寿八首(其三)

负笈才逾弱冠时,黉宫尺地许扬眉。

待赓蘋野三番试,曾踏槐花两度迟。

人羡开荒先得第,我惭摩垒独搴旗。

高堂白发双亲在,赢得浮名慰所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七十自寿八首(其四)

小驻东瀛又十春,更从北斗望星辰。

分班枢部文兼武,画诺仪曹夜复晨。

拳曲非才难报国,初衣欲遂为娱亲。

南陔日月从今永,馐膳筵开酒再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