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

生计原非利与名,若为踪迹滞颜城。

忧霾厚地犹嫌浅,笑买黄河不肯清。

寒入瓦炉香细细,风敲纸格火荧荧。

撩人一夜潇骚雨,听彻残更梦未成。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听雨》由明代诗人李之世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听雨时的独特心境和感受。

首联“生计原非利与名,若为踪迹滞颜城”,开篇即揭示了诗人对世俗功利的淡泊态度,他的人生追求并非物质财富或名誉地位,而是寻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不愿被尘世的束缚所羁绊。

颔联“忧霾厚地犹嫌浅,笑买黄河不肯清”,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内心的忧虑比作厚重的地底,即使如此深重,诗人也觉得不够,进一步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与讽刺。同时,以黄河象征社会的浑浊,诗人却“不肯清”,暗含着对社会现状的批判与不屑。

颈联“寒入瓦炉香细细,风敲纸格火荧荧”,转而描写听雨时的室内景象。瓦炉中散发出的淡淡香气,窗外风吹动纸格发出的轻微声响,以及炉火的微光,构成了一幅静谧而温馨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超脱于外界喧嚣的内心世界。

尾联“撩人一夜潇骚雨,听彻残更梦未成”,最后以听雨贯穿整夜,直至深夜未眠的情景收尾。潇骚的雨声不仅撩动了诗人的思绪,也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使得他在雨声中沉思,直到夜深人静,仍未入梦。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暗示了其内心的孤独与深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听雨这一日常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反思、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潘寰瀛王尧韭集梁澹明馆赏菊

晶波窅窅漾池光,平曳素云过短墙。

才到阶庭惊韵石,坐来衣袖染奇香。

草沾馀暖犹含绿,菊领新寒尽吐黄。

清露冥濛灯晻霭,恍疑身醉辋川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偶以公事出西郭暂憩小庵题壁

确石颓沙岸欲崩,危桥齿齿历千层。

已疲官路刚逢寺,乍入云堂不礼僧。

残暑气清荷叶堰,微凉阴藉豆花棚。

閒身也被头颅误,到此情怀冷似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赠王尧韭

生无媚骨供时人,落穆情怀一任真。

白镪多缘游侠尽,青缃徒讶积书贫。

曾将孤韵传流水,几悟空华指月轮。

茗碗不寒香味淡,清斋那许厕凡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秋夕张元太以诗箑见贻次答

泠泠秋露湛金波,政尔怀君奈远何。

清月宜人当户牖,好风吹韵入林柯。

因探瑶圃求玄草,却忆华池汎白荷。

两地相思难命驾,新诗盈握一长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