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徐坊的《和兰畦早春书事韵》描绘了山中早春的景象以及诗人心中的感慨。首句“寒尽山中未觉春”,写出了春天的到来并未立即打破山间的冬日沉寂,暗示了春天的悄然无声。次句“更惊白发夜来新”,诗人惊讶于一夜之间新增的白发,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桃源幸不经秦火”引用桃花源的典故,庆幸没有遭受秦朝焚书的厄运,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庆幸与珍视。“栗里端宜署晋人”则借陶渊明隐居的栗里,赞誉其为晋代文人的典范,暗寓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俯仰百年终有恨”感慨人生短暂,百年时光转瞬即逝,心中难免遗憾。“推敲一字未全贫”则道出诗人对诗歌创作的严谨态度,即使生活简朴,对文字的斟酌从未懈怠。
最后两句“诗成且漫题名姓,莫被遐荒传逸民”,诗人表示在创作诗歌时无需过分追求名声,重要的是作品能流传,而不是让自己的名字远播至偏远之地,成为逸民的传说。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又有对文学艺术的执着,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品格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