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兰畦早春书事韵

寒尽山中未觉春,更惊白发夜来新。

桃源幸不经秦火,栗里端宜署晋人。

俯仰百年终有恨,推敲一字未全贫。

诗成且漫题名姓,莫被遐荒传逸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徐坊的《和兰畦早春书事韵》描绘了山中早春的景象以及诗人心中的感慨。首句“寒尽山中未觉春”,写出了春天的到来并未立即打破山间的冬日沉寂,暗示了春天的悄然无声。次句“更惊白发夜来新”,诗人惊讶于一夜之间新增的白发,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桃源幸不经秦火”引用桃花源的典故,庆幸没有遭受秦朝焚书的厄运,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庆幸与珍视。“栗里端宜署晋人”则借陶渊明隐居的栗里,赞誉其为晋代文人的典范,暗寓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俯仰百年终有恨”感慨人生短暂,百年时光转瞬即逝,心中难免遗憾。“推敲一字未全贫”则道出诗人对诗歌创作的严谨态度,即使生活简朴,对文字的斟酌从未懈怠。

最后两句“诗成且漫题名姓,莫被遐荒传逸民”,诗人表示在创作诗歌时无需过分追求名声,重要的是作品能流传,而不是让自己的名字远播至偏远之地,成为逸民的传说。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又有对文学艺术的执着,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品格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收录诗词(20)

徐坊(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黄叶

宫槐苑柳影离披,黄叶潇潇下玉墀。

践职甘从多难日,温经悔向既衰时。

贤于尧舜天宁厌,变到沧桑地不知。

为语西风漫凄紧,贞松原有岁寒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泊楚望

百丈摇曳寒波间,阴云薄暝低阑珊。

行人被酒雪兀兀,长年歌曲腰环环。

衔芦一雁未可篡,带甲万士何当还。

角声永夜客头白,岁晚风尘愁故山。

形式: 古风

田伏侯太守招同诸君崇效寺看牡丹衰病到迟主客尽去独坐成咏忆光绪丁酉偕王幼霞侍御看花此寺恰此日故卒章及之(其一)

客去亦已久,独游谁与同。

相看如胜侣,小立逆香风。

色岂依僧浅,娇疑向日融。

无嫌煞风景,啜茗夕阳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田伏侯太守招同诸君崇效寺看牡丹衰病到迟主客尽去独坐成咏忆光绪丁酉偕王幼霞侍御看花此寺恰此日故卒章及之(其二)

记与半塘叟,同游恰此晨。

几丛仍故种,何处复斯人。

得句留花片,题名拂壁尘。

芳菲看欲歇,凄恻并沾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