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曾于清海独闻蝉,又向空庭夜听泉。
不似斋堂人静处,秋声长在七条弦。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夜晚,诗人独自聆听蝉鸣和泉水的声音。"曾于清海独闻蝉"表达了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感受,而"又向空庭夜听泉"则强调了对自然声音细腻的捕捉。在这平淡中,诗人却感到一种超越常人的静谧。"不似斋堂人静处"一句,通过与别处不同之处突显出诗人所在环境的特别。
最后一句"秋声长在七条弦"则是对听觉体验的进一步升华。在这里,"秋声"指的是自然界中秋天特有的声音,如蝉鸣、泉水声等,而"七条弦"则是古琴的象征。诗人通过将听到的自然声音与琴音相结合,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达到精神层面的境界。这也隐含了对音乐艺术之美的赞赏和向往。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富有表现力,语言清新雅致。在内容上,则展现出诗人对于自然美、艺术美的深刻感悟,以及追求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不详
一作邺之。晚唐诗人。与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而以才颖最佳。曾担任吏部郎中(唐)、洋州刺史(唐)、祠部郎中(唐)等职务
白玉先生多在市,青牛道士不居山。
但能共得丹田语,正是忙时身亦闲。
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
怅望美人不携手,墙东又发数枝花。
桂林须产千株桂,未解当天影日开。
我到月中收得种,为君移向故园栽。
数点烟香出庙门,女娥飞去影中存。
年年岭上春无主,露泣花愁断客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