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闻笛

江上何人吹竹笛,水浅沙寒龙夜泣。

鲛人水底织冰绡,洒泪成珠露华湿。

银河耿耿波茫茫,雁奴打更沙溆傍。

更深绣被夜寒重,明月梅花满地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江上闻笛》描绘了一幅夜晚江边的凄美画面。首句“江上何人吹竹笛”以疑问起笔,引发读者对吹笛人的想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寂静的氛围。接下来的“水浅沙寒龙夜泣”,通过“水浅沙寒”和“龙夜泣”的意象,暗示了江面的冷寂与深沉,仿佛连龙也为笛声所动,流露出哀伤之情。

“鲛人水底织冰绡,洒泪成珠露华湿”两句,引入神话元素,鲛人是传说中能泣泪成珠的生物,这里借以表达笛声所引发的情感共鸣,如泪珠般晶莹,连江面上的露水也因之湿润。诗人巧妙地将音乐的感染力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后半部分,“银河耿耿波茫茫”描绘了银河倒映在江面的景象,与前文的笛声相呼应,形成广阔而深远的画面。“雁奴打更沙溆傍”则借雁奴报时,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寂静和时间的流逝。最后,“更深绣被夜寒重,明月梅花满地霜”以寒冷的夜晚、明月和落霜的梅花,烘托出听者内心的孤寂与愁绪,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笛声带来的深深情感触动,以及诗人对江上夜晚的独特感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寒夜与王记室宴集

欲雪无雪风力强,欲睡不睡寒夜长。

玉奴剪烛落燕尾,银瓶煮酒浮鹅黄。

二君豪饮不可敌,醉倒绿发参军郎。

夜深大吟且就枕,明朝万瓦看晴霜。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就用韵赠铁将军

邺中健儿筋力强,豪气不减关云长。

挥戈叱咤阵云黑,酣风白昼吹日黄。

将军威武不可近,铁袍赤面黄须郎。

今年收功入将府,乌靴晓踏天街霜。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夜寒独酌(其三)

江风吹浪十丈强,孤舟远客愁夜长。

何如岁晚在家者,拥炉酌酒天昏黄。

蔡州鹅鸭持元济,滹沱马渡悲王郎。

杯中有物且须尽,勋业满镜生秋霜。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北风行送王君实

北风日日吹浮云,西南一星光射门。

出门见客钳口坐,打马送君收泪痕。

钳口祇自知,吞泪竟何益。

木叶下玄霜,日日北风急。

北风吹浅淮水波,坐见白日愁云多。

九关虎豹卧不动,奈尔狐狸燕雀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