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

海滨岁云暮,草木尚莽苍。

玄枵隐化机,群蛰寂馀响。

谁云果不食,有复继兹往。

充然天地心,生息在反掌。

况乃青阳交,和风遍穹壤。

阳德嘉再亨,吾亦解吾养。

重关静喧嚣,性定道心长。

百年日斯征,抚事集遐想。

惟当务崇德,不愧兹俯仰。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岁末海滨的景象,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仿佛大自然在冬眠后即将苏醒。诗人以“玄枵隐化机”描绘了自然界中隐藏的生机与变化,通过“群蛰寂余响”表现了万物在冬日的沉寂,但这种沉寂并非真正的死寂,而是为新生积蓄力量。

接着,“谁云果不食,有复继兹往”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即使在看似无生命的状态下,生命的力量仍在延续,等待着再次绽放。诗人进一步阐述了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强调了“充然天地心,生息在反掌”的理念,即生命的力量源自于天地间,生生不息,如同掌中之物般轻易。

进入春季,诗人描绘了“青阳交,和风遍穹壤”,春风吹拂大地,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他赞美了春天的阳气,认为这是自然界最美好的时刻之一,也是个人修养与成长的最佳时机。“阳德嘉再亨,吾亦解吾养”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对自身修养的重视,认为在这个季节里,人应该像自然一样,享受生长与恢复的过程。

最后,诗人反思人生,提出“百年日斯征,抚事集遐想”。他意识到时间的宝贵,鼓励人们珍惜每一天,思考生命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诗人倡导“惟当务崇德,不愧兹俯仰”,即在日常生活中追求道德修养,不做违背良心之事,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正直,这样的人生才是值得尊敬和自豪的。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四季更替,表达了对生命、自然与道德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个人修养的重视。

收录诗词(27)

徐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南别送毛给事吴行人蒋进士

春寒寂寂花事迟,驿楼弱柳青垂丝。

玉瓶酒尽客不醉,东风惆怅令人思。

问君此行去何极,共说毛君司谏职。

直词戆谏昔回天,天子时时借颜色。

吴君仗节中州行,骅骝骨格众目惊。

归来起居北堂下,汉槎又促趋严程。

蒋君年少拾高第,要路勋名行远致。

终孝三秋宰木长,细草新蒲乱愁思。

可怜去后凡马空,到时花发燕山红。

各言相离会何日,长笑百年成转蓬。

愧予衡茅守儒素,贫病无书问亲故。

心随河水转北流,回首斜阳渺烟树。

形式: 古风

送王伯存守雷州

雷阳古城濒海曲,路入炎荒奠南服。

长安万里化不流,故遣郎官领符竹。

郎官久负卓荦才,一麾五马从天来。

鸿名歘到远人耳,旆旌双引烟云开。

萦纡山县鸡声早,候火煌煌连古道。

十贤名在祠宇荒,君去还须问遗老。

我怀同舍心悠悠,夕阳望断江枫秋。

天空海阔会何日,聚首还期鳷鹊楼。

形式: 古风

寄功甫归隐东麓

孤尘积翠连云起,北走金陵枕江水。

山形缭绕如蜿蜒,中有幽人隐居里。

芙蓉石室开葱茏,赤日照耀神仙宫。

山鸡野鹤自啼舞,长林声散洪涛风。

主人归来未头白,卜筑缘山傍川脉。

歌词洗尽沙土痕,野堂愁绝莺花魄。

知君独往岁月长,户庭哀壑流辉光。

安得驱我置汝傍,东山孤高遥相望。

形式: 古风

题顾氏画

美人踪迹置何许,秋色芦花共江渚。

碧水常浮隐者云,青丘独听孤鸿语。

知君画图心更幽,一幅寒烟锁平楚。

家法莫是虎头传,坐对犹能洗残暑。

形式: 古风 押[语]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