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仍六弟吊程贡元(其三)

松下草不殖,豪家多不仁。

惟君淡于水,与物静为春。

多为流涕者,应无切齿人。

墓前有梧槚,那复见荆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松树下的草不易生长,豪门大户往往缺乏仁慈。
只有您像水一样淡泊,与世无争,如同春天般宁静。
常有人因悲伤落泪,想必这里不会有痛恨之人。
墓前种有梧桐和槚树,再也不会见到杂乱的荆棘。

注释

松下:指松树下。
草不殖:草不易生长。
豪家:豪门大户。
多不仁:往往缺乏仁慈。
惟君:只有您。
淡于水:像水一样淡泊。
与物静:与世无争。
为春:如同春天。
流涕者:落泪的人。
切齿人:痛恨之人。
梧槚:梧桐和槚树,古代常用于墓地。
荆榛:荆棘,形容杂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许月卿的作品,名为《代仍六弟吊程贡元(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逝者的哀悼和对现实不公的批判。

“松下草不殖,豪家多不仁。”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豪门强势、压迫弱小的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悲哀。松树下本应生长着繁盛的草木,但在这里却无法存活,这正如同那些不仁的豪门家庭,他们的权力和财富让底下的草民无处安身。

“惟君淡于水,與物静为春。” 这两句则是对逝者程贡元的赞颂。作者用“淡于水”来形容程贡元的品格,如同清澈透明的水一般,他的人生态度如同春天那般宁静与和谐。

“多为流涕者,应无切齿人。”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那些能够感同身受、为逝者而流泪之人的理解与同情。同时也暗示着,对于那些不懂得哀悼的冷酷之人,逝者的灵魂应该是不会有所挂念。

“墓前有梧槚,那复见荆榛。” 最后两句则是在描绘墓地的情景。梧桐和荆棘通常象征着凄凉与荒芜,但在这里,它们也成为了逝者安息之处的标志。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逝者的怀念、对世态的批判以及对人性的思考。

收录诗词(288)

许月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代仍六弟吊程贡元(其二)

嚚讼渐成俗,如君今岂多。

仲尼仁者静,下惠圣之和。

夜月数声笛,春风一再歌。

纷纷当泚颡,视此石嵯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代仍六弟吊程贡元(其一)

仁者竟不寿,世事空悠悠。

霜满人洪墓,月寒尊美楼。

慈乌千载恨,荐鹗一生休。

画史成何事,青山烱照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代弟二首(其二)

渭阳梦断几经年,幸甚东床再有缘。

跃鲤庭中看铸鼎,乘龙门外待扬鞭。

墓碑不载韩翱字,文集应传李汉编。

愁满重慈鬓边雪,夜来风雨暗前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代弟二首(其一)

少年卜式谩输边,毕竟乡人合荐贤。

纯□□□忘寝食,浮名过眼谢腾骞。

圣恩雨露荣亲日,春酒光风介寿天。

世事到头都是梦,青衫赢得画图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