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五首(其二)

南田画卷,幅幅开生面。

落墨无多工点染,合上仰家纨扇。

临摹讵减关穜,崔徐花朵玲珑。

坐对流泉古树,怜他艳草秋虫。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鉴赏

此诗《清平乐五首(其二)》由清代诗人史承谦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南田画卷景象。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画中之景的鲜活与精致。

“南田画卷,幅幅开生面”,开篇即以“南田”这一地名引入,暗示画卷取材于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每一幅都别具一格,展现出不同的风貌。接着,“落墨无多工点染”,说明画家在创作时手法简练,却能精准地勾勒出景物的神韵,通过“点染”这种技法,使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合上仰家纨扇”,这里巧妙地将观赏者置于画卷之中,仿佛手持纨扇,对着画中的景致细细品味,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观感。同时,纨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视为高雅的象征,进一步提升了画面的艺术氛围。

“临摹讵减关穜,崔徐花朵玲珑”,这两句继续赞美画作的技艺,提到即使是对原作进行临摹,也能保持其精髓,不减分毫。其中“关穜”可能是指古代画家关仝,这里借指原画的高超技艺;“崔徐花朵玲珑”则形容画中花朵的精致与生动,仿佛能感受到它们的轻盈与娇美。

最后,“坐对流泉古树,怜他艳草秋虫”,诗人以自己为视角,想象自己静坐于画前,面对着潺潺流水和古老的树木,对那些艳丽的花草和秋日里的小虫子产生了怜爱之情。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流露出一种对生命细微之处的感悟和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幅南田画卷的描绘,不仅赞美了画作的精湛技艺,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情赞美和对生命之美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223)

史承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五首(其三)

轻寒浅醉,宛转伤离思。

一半浓阴初着地,情事凄凉如水。

音书犹未开缄,门前送到春帆。

多少明珠翠羽,输伊薄袖单衫。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五首(其四)

金风乍起,池馆清如水。

一雨更添秋气味,半臂薄罗初试。

良辰几度衔杯,年时诗卷重开。

招手凌波仙子,皈依金粟如来。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五首(其五)

韶光已去,费却风和雨。

换了单衣凉几许,且向绿阴深处。

樱桃梅豆初圆,拈来一笑生怜。

只有清和风物,朝朝簸弄芳妍。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更漏子九首(其一)

酿新秋,消剩暑,几卸藕花凉雨。

风乍紧,叶初零,蝉声也暂停。

水铺罗,山拥髻,又露一痕晴意。

临曲岸,上层台,夕阳依旧来。

形式: 词牌: 更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