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声杨柳枝

冷迫春宵一半床。懒熏香。不如屏里画鸳鸯。

永成双。重叠衾罗犹未暖。红烛短。

明朝春雨足池塘。落花忙。

形式: 词牌: 添声杨柳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夜景象,通过对比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冷迫春宵一半床。懒熏香。”开篇便以一种惬意而又略带孤寂的情绪开始,诗人似乎在描述一个清凉的春夜,自己蜷缩在床的一半,既没有感到寒冷,也不太需要烟香来驱寒或是调剂气氛。这种懒散的情形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悠闲和淡定。

“不如屏里画鸳鸯。”这一句则转向室内,屏风上所绘的鸳鸯似乎比现实中的春意更能引起诗人的共鸣。画中之物往往给人以美好的遐想和幻觉,这里的“不如”也许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与艺术之间差距的感慨。

“永成双。”这一句点出了屏风上的鸳鸯是成双的,传递出一种完美、和谐之感。这样的画面在诗人的夜晚里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伴侣。

“重叠衾罗犹未暖。”尽管床上铺着厚实的被褥,但依旧感觉不到温暖。这不仅是对物理温度的描述,也可能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诗人在寻求一种深层次的温馨。

“红烛短。”短烛常用以形容夜之短暂,这里也许暗示着时间流逝的快捷,以及诗人对这宁静夜晚的珍惜。

“明朝春雨足池塘。落花忙。”最后两句转向自然景象,预言了明天春雨将会使池塘充盈,而同时落花也将随之而来。这不仅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也预示着季节更迭和生命的轮回。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温馨场景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独有的感受与情怀,同时也让读者得以窥视到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209)

许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枕父。海盐人(今属浙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宝庆初前后在世。嘉熙中(公元1239年左右)隐于秦溪,筑小庄于溪北,植梅于屋之四檐,号曰梅屋。四壁储书数千卷,中悬白居易、苏轼二像事之

  • 号:梅屋
  • 生卒年:?~1249

相关古诗词

相见欢

绣围春水锦笼山。冶游天。可惜连朝中酒、怯秋千。

妆楼暖。朱帘卷。燕斜穿。冲落两三花片、镜台边。

形式: 词牌: 相见欢

琴调相思引

组绣盈箱锦满机。倩谁缝作护花衣。

恐花飞去,无复上芳枝。

已恨远山迷望眼,不须更画远山眉。

正无聊赖,雨外一鸠啼。

形式: 词牌: 相思引

浣溪沙

欲把香缯暖缬裁。玉箱金锁又慵开。

一杯茶罢上春台。

方向柳边揉碧缕,又从花畔并红腮。

不知凝待阿谁来。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荷叶杯

鹊踏画檐双噪。书到。和笑拆封看。

归程能隔几重山。远约数宵间。准备绣轮雕辔。

游戏。说与百花知。莫教枝上一红飞。留伴玉东西。

形式: 词牌: 荷叶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