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殿撰侍郎赵公挽章三首(其三)

早岁灯窗密,中年宦海遥。

相看嗟落寞,晚复共渔樵。

已矣耆英会,居然一叶凋。

岂无朋友念,人物叹公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年轻时在灯下苦读,中年时身处仕途遥远。
相互看着,感叹彼此的落魄,晚年只能一起打渔砍柴。
老年聚会不再,就像一片叶子凋零。
怎能没有对朋友的思念,人事变迁让人感叹在朝廷的公事。

注释

早岁:年轻的时候。
灯窗:灯火下的书斋。
密:频繁或密集。
宦海:官场如大海,比喻仕途。
遥:遥远。
相看:互相看着。
嗟:叹息。
落寞:孤独、失意。
晚复:到了晚年。
耆英:年长有威望的人。
会:聚会。
居然:竟然。
一叶凋:比喻人衰老或事业衰败。
岂无:怎能没有。
朋友念:对朋友的思念。
人物:人事,指社会上的人物。
公朝:朝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为故友赵公所作的挽章之一。诗中表达了对赵公早年勤奋好学、中年投身仕途的回忆,以及对其晚年境遇的感慨。"早岁灯窗密"描绘了赵公年轻时在灯火下苦读的场景,显示出他的刻苦和求知精神。"中年宦海遥"则反映了他后来在官场的奔波劳碌。

"相看嗟落寞"表达了对赵公晚年落寞境况的惋惜,"晚复共渔樵"暗示了他可能退隐归隐,与渔夫樵夫为伍。"已矣耆英会,居然一叶凋"进一步强调了赵公的离世,将他比作凋零的一片落叶,寓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最后两句"岂无朋友念,人物叹公朝"表达了诗人和朋友们对赵公的怀念,以及对他在世时才德出众的赞叹,感叹像赵公这样的人物在公朝(朝廷)的陨落。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是对故人的追忆,也是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368)

曹彦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字:简甫
  • 号:昌谷
  •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57~1228

相关古诗词

故殿撰侍郎赵公挽章三首(其二)

边锁求良牧,京华倚重臣。

抚摩中有备,发擿静无尘。

效著龙颜动,班疑豹尾真。

讣闻遗憾见,进秩有明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故殿撰侍郎赵公挽章三首(其一)

惠国垂芳久,泸南锡第初。

诗书今有此,衣钵正关渠。

业大喧朝野,儒酸羡里闾。

只言三桂盛,五桂尚权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故殿撰修史李舍人挽章二首(其二)

丁未慈恩盛,从容最后来。

一从辞墨绶,三徙入乌台。

记动时方好,持衡去不回。

恩荣频出綍,晚遇有馀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故殿撰修史李舍人挽章二首(其一)

四戒从谁得,忠勤与孝廉。

本原来简册,膏润到闾阎。

仕久机锋熟,时来智虑添。

平生真售用,家法有森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