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枝枝红药蕊头偏,应是难禁宿雨湔。
好物不扶扶恶物,已耘死草更昂然。
这段诗句出自宋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方回之手,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观察与感悟。首先,“枝枝红药蕊头偏,应是难禁宿雨湔”描述了一场春雨过后的景象,树上的花朵因承受了夜里的雨水而变得更加鲜艳、饱满。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也反映出他对细小生命力度过困境的同情。
接下来的两句“好物不扶扶恶物,已耘死草更昂然”则是从自然界引申到社会现象。这里,“好物”指的是善良、有价值的事物或人,而“恶物”则相反。诗人感慨于世间往往忽视了那些真正值得扶持和鼓励的美好事物,却在无意中助长了不该存在或应该被淘汰的东西。这两句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社会批判和对正义的渴望。整体而言,这段诗既有鲜明的情感色彩,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灯暗窗明暖又寒,破鞋不待藓痕乾。
惜花爱笋人谁解,冒雨行来百匝看。
人间第一歙州山,绝妙鱼亭古道间。
描取此奇入诗句,西游端的不虚还。
可能吸露更餐风,一悟悬知了万空。
何似老夫酒肉汉,死时合眼闭棺中。
远望生愁陟降劳,峥嵘窣堵据金鳌。
今朝身到南山下,渐近元来总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