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常宁刘百户园林(其三)》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春日园林景象。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林的独特魅力和诗人的内心感受。
首句“春日名园好”,开门见山地点明了时节与地点的美好,暗示了接下来将展开一幅生机勃勃、景色宜人的画面。接着,“常时俗客稀”一句,既点出了此地的清幽与远离尘嚣的特点,也为下文描绘的自然和谐、心灵静谧的氛围做了铺垫。
“树间斜引径,花外别开扉”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构图手法,通过“斜引径”与“别开扉”的细节描写,不仅勾勒出园林的布局之美,也暗示了探索与发现的乐趣。树木与路径的交织,花朵与门户的映衬,构成了一种动态与静态的和谐统一,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沙鸟随行熟,池鱼上钓肥”则进一步描绘了园林中的生动画卷。沙鸟在水边悠闲自得,似乎与人熟识,增添了生活的气息;池塘中的鱼儿因垂钓者的到来而显得格外肥美,既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暗含着一种生活情趣的追求。
最后,“往来祇适兴,出处已忘机”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此处流连忘返的心境。无论是来往于园林之中,还是面对自然与生活的种种,诗人都能从中找到乐趣,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这里的“机”字,可能指的是世俗的计较与烦恼,诗人通过这种表达,传达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常宁刘百户园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以及诗人在此所体验到的宁静与自由,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