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之美讽古(其二)

海客久藏机,鸥知人未知。

如何毫末利,管鲍亦相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海上的旅客长久隐藏着心机,就连鸥鸟也只知他人的秘密。
在微小的利益面前,即使是亲密如管仲和鲍叔牙也会相互欺诈。

注释

海客:航海者,指在海上漂泊的人。
机:心机,心思,策略。
鸥:海鸥,象征不知情的人。
人未知:他人不知道的事情。
毫末利:极小的利益,比喻微不足道的好处。
管鲍:管仲和鲍叔牙,春秋时期的两位朋友,以友情深厚著称。
相欺:相互欺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司马光的作品,名为《和之美讽古(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评态度。

“海客久藏机”,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某种隐秘的事情比作海中的客人长时间地隐藏着某种机关或计策。这反映出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心怀鬼胎、尔虞我诈的现象。

“鸥知人未知”,这里的“鸥”是一种鸟类,通常用来形容小巧机灵。作者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即使是小动物也能洞察人心,而人类却对此视而不见。这进一步强调了人们之间缺乏真诚和信任。

“如何毫末利”,这一句中的“毫末”指的是极其细微的利益或私欲,作者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当时社会中人们追求个人利益、互相算计的心态进行讽刺。

“管鲍亦相欺”,这里提到的“管鲍”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意在说明即便是品德高尚的人物,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也难免受蒙蔽或被人欺骗。这一句深化了前文的情感和主题,使批评更加深刻。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巧妙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揭示了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问题,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批判态度。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和之美讽古(其一)

曲逆从汉祖,出奇谁与让。

一朝寄天下,不及王陵戆。

形式: 古风

和之美河洲四诗(其二)

杳杳河洲晚,客行殊未返。

目随林鸟还,心共征鸿远。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阮]韵

和之美河洲四诗(其一)

冉冉河洲晓,晴霞登木杪。

稍见水烟开,孤舟天际小。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筱]韵

和子华过王帅家见梅花盛开呈君实子骏兼简尧夫

去年与客尽清欢,今日重来立马看。

犹是携觞同醉在,只愁风雨横相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