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其一)

空坛深净驳琉璃,秃发簪冠老导师。

铜呇金涂秋草里,如今不似世宗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静谧而古老的场景,"空坛深净驳琉璃",形象地刻画出天坛内部的清寂与色泽如琉璃般剔透,暗示着神圣与超然的氛围。"秃发簪冠老导师"则聚焦于一位年长的僧侣,他身着简朴的僧帽和衣冠,显得庄重而智慧,可能是引导修行者的长者。

"铜燚金涂秋草里"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细节,铜器在秋草丛中闪闪发光,可能指的是祭器或殿堂的一部分,反映出岁月的痕迹和季节的变迁。"如今不似世宗时"暗含对往昔的怀念,诗人感慨眼前的景象已不如明朝世宗时期那般辉煌,流露出一种历史沧桑感。

整体来看,袁宏道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天坛的风貌与历史变迁融合在一起,表达了对古迹的敬畏和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天坛(其二)

碧翁难道是无情,分合千年议不成。

不得宁居天亦苦,古来多事是书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天坛(其四)

仙苑桃花朵朵香,曾于天上看霓裳。

刘郎老去风情减,閒把音容问太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昌平道中

庵前乞得老僧茶,一派垂杨十里沙。

乌笼白檐凭拣取,麝香李子枕头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得舍弟徐州书(其二)

佳人生死不知闻,辜负梨花一面云。

昨日宫罗新裁剪,为伊留得半拖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