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

八月天高雁南翔,日暮萧条草木黄。

与君别后独徬徨,万事寥落悲断肠。

依稀河汉星无光,徘徊白露沾衣裳。

人生寿考安得常,何为结束怀忧伤。

中夜当轩理清商,援琴慷慨不能忘,一心耿耿向空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明代末期诗人方维仪的《拟古》描绘了秋天的寂寥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首句“八月天高雁南翔”,以雁南飞象征季节更替和离别之感。接着,“日暮萧条草木黄”渲染出傍晚时分的凄凉气氛,草木凋零,映衬出诗人别后的孤寂。

“与君别后独徬徨”直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迷茫与失落,而“万事寥落悲断肠”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悲凉情绪,感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依稀河汉星无光”借星月无光暗喻心境的黯淡,露水打湿衣裳,更添凄凉。

“人生寿考安得常”表达对生命短暂的无奈,而“何为结束怀忧伤”则是对无法解脱忧愁的深深追问。进入夜晚,诗人“中夜当轩理清商”,弹奏琴曲,试图排解心中郁结,但“援琴慷慨不能忘”,琴声中仍充满激昂与哀愁,最后“一心耿耿向空房”,形象地刻画出诗人独自面对空荡房间的内心世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秋景和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离别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23)

方维仪(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死别离

昔闻生别离,不闻死别离。

无论生与死,我独身当之。

北风吹枯桑,日夜为我悲。

上视沧浪天,下无黄口儿。

人生不如死,父母泣相持。

黄鸟各东西,秋草亦参差。

予生何所为,予死何所辞?

白日有如此,我心当自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伤怀

长年依父母,中怀多感伤。

奄忽发将变,空室独彷徨。

此生何蹇劣,事事安可详。

十七丧其夫,十八孤女殇。

旧居在东郭,新柳暗河梁。

萧条下霜雪,台阁起荒凉。

人世何不齐,天命何不常。

孤身当自慰,且免摧肝肠。

鹪鹩栖一枝,故巢安可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出塞

辞家万里戍,关路隔风烟。

赋重无馀饷,边荒不种田。

小兵知有死,贪吏尚求钱。

倚赖君王福,何时唱凯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独归故阁思母太恭人

故里何须问,干戈扰不休。

家贫空作计,赋重转添愁。

远树苍山古,荒田白水秋。

萧条离膝下,欲望泪先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