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周伯虎采兰诗

光风汎崇兰,流芬散中林。

草木被馀薰,山水发清音。

萧艾一何繁,霜露日已深。

伊谁爱芳质,于焉间冲襟。

独有君子人,皦皦同贞心。

采之未盈掬,价重双南金。

逝将纫华佩,远鄙琼与琛。

重将鼓遗操,邈继南风琴。

淳风未云丧,振古犹斯今。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明代林弼的《题周伯虎采兰诗》描绘了一幅清新高雅的画面。首句“光风汎崇兰”以明亮的春风轻拂高洁的兰花,展现出春光的美好和兰花的清逸。接下来,“流芬散中林”进一步渲染了兰花香气四溢,弥漫在整个树林之中。

诗人接着通过“草木被馀薰,山水发清音”两句,暗示了兰花不仅香溢自然,还激发了山川的和谐之声,寓言其高洁品质对环境的积极影响。然而,“萧艾一何繁,霜露日已深”又转折,指出世间杂草丛生,而兰花的处境却日益艰难。

“伊谁爱芳质,于焉间冲襟”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感叹只有君子才能欣赏兰花的高洁本质,触动内心深处。接下来,诗人赞美君子如兰,有着坚贞不渝的品格,虽采摘不易,其价值却如同南方的珍贵金属。

“逝将纫华佩,远鄙琼与琛”表达了诗人要将兰花制成饰品,视若珍宝,远离世俗的尘埃,象征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最后,“重将鼓遗操,邈继南风琴”以音乐比喻,表示要传承兰花的精神,使之永续流传,即使淳朴的风尚并未丧失,这种美德在古代至今仍然值得推崇。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兰花为载体,寄寓了诗人对君子品格的赞美,以及对高尚情操的坚守,语言优美,意蕴深远。

收录诗词(399)

林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虞姬怨

君王万人敌,贱妾万人怜。

昔有丝萝托,愿言金石坚。

云胡竟失势,恩情不终全。

骓马骄不逝,楚歌声四喧。

君心为妾苦,妾身为君捐。

嗟君气如虹,创业未八埏。

恨妾命如叶,事主无百年。

游魂遂惊尘,怨血溅流泉。

妾死亦已矣,君行当勉旃。

江东地虽小,星火亦可燃。

愿身化孤燕,随渡乌江船。

形式: 古风

旅感三章(其一)

今晨秋节至,凉风动庭柯。

美人白团扇,临风发清歌。

歌声出云表,哀响亦何多。

落花不上枝,逝水无回波。

妾颜亦易改,君恩当奈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旅感三章(其二)

驱车秣吾马,万里涉远道。

远道多险艰,行李何草草。

晨征夕未息,川陆漫浩浩。

行役豺虎区,此身不自保。

明当脱尘羁,优游以终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旅感三章(其三)

长风吹明月,流光入高楼。

起坐弹鸣琴,清声满楼头。

一曲操将归,四座增离忧。

吾身匪金石,衰谢宜归休。

为郎已白首,冯唐更何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