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李太古的《南歌子》。从艺术风格上看,诗中融合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与对仙境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词人的高洁情操和超脱世俗的情怀。
“月下秦淮海,花前晏小山。” 开篇两句,画面鲜明,通过月光下的广阔水面和春日里缓慢行走的小山,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美好的自然环境中。这里的“秦淮”指的是历史上的秦淮河流域,即今天的江苏省一带,以其美丽的风光著称。
“二仙仙去几时还。” 这里提到的“二仙”,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往往是指仙人或高僧,代表着超凡脱俗的境界。词人通过对这两位仙人的问候,表达了自己对于纯净世界的渴望和对尘世的超然。
“留得月魂花魄、在人间。” 这两句诗表明,即便是在尘世之中,也能感受到那份超凡脱俗的美好。这里的“月魂”、“花魄”都是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自然景物精髓的词汇,意指即使是自然界中最细微、最难以把握的部分,也能够留存在人间。
“河汉流旌节,天风袅佩环。”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仙境图画。“河汉”代指银河,“流旌节”则形容星辰的运行规律,“天风”、“袅佩环”则是对仙界中飘逸不羁气质的描写,展现了词人对于超自然美好境界的向往。
“满空香雾湿云鬟。” 这句诗通过对香雾和云鬟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梦幻般的仙境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神秘而迷人的世界之中。
“何处一声横笛、杏花寒。” 最后两句,则是通过对远方笛声和杏花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寂感。这种感觉,在词人心中可能是对仙境难以触及的一种无奈,也可能是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孤独和凄凉的抒情。
总体来说,这首《南歌子》不仅展示了词人的艺术造诣,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诗意的语言,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高洁境界的情感与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