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纪艳十首(其一)

刘氏三娘双姊妹。生小繁华,家住鸡鸣埭。

梵字阑干花影碎,妆楼恰与春波对。

两小后堂曾博簺。阿母帘前,此日教重会。

传语翾风空至再,蝉钗只靠秋千背。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鉴赏

这首《蝶恋花》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女子生活画卷。开篇“刘氏三娘双姊妹”,以“刘氏三娘”点明人物身份,暗示她们来自富贵之家,“双姊妹”则透露出姐妹情深。接着“生小繁华,家住鸡鸣埭”,通过“生小繁华”展现她们从小生活在繁华之地,“家住鸡鸣埭”则点明具体居住地,鸡鸣埭是苏州的一条著名街道,此处暗含着环境的优雅和生活的富足。

“梵字阑干花影碎,妆楼恰与春波对。”这两句描绘了姐妹们的生活场景,她们的妆楼与春水相对,映衬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其中“梵字阑干花影碎”运用了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花影在栏杆上破碎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女性的柔美与细腻。

“两小后堂曾博簺。阿母帘前,此日教重会。”这两句回忆了姐妹们小时候在后堂玩耍的情景,以及阿母(母亲)在帘前看着她们嬉戏的画面,表达了家庭的温馨与和谐。这里通过“曾博簺”这一游戏,展现了儿童时期的欢乐与纯真。

最后,“传语翾风空至再,蝉钗只靠秋千背。”这两句则以飞翔的微风和秋千为背景,通过“蝉钗”这一细节,进一步描绘了姐妹们的青春活力与美好。其中“空至再”可能暗示了某种期待或遗憾,而“蝉钗只靠秋千背”则形象地表现了少女们在秋千上的轻盈姿态,充满了青春的气息。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江南女子的美丽生活,以及她们在家庭中的温馨与快乐,同时也蕴含了对青春岁月的怀念与向往。

收录诗词(1701)

陈维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骈文作家。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字:其年
  • 号:迦陵
  •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625~1682

相关古诗词

蝶恋花.纪艳十首(其二)

帘外桐花闲弄影。不便相辞,悄语传声请。

犹自眉峰烟不定,避人奁内添宫饼。

说道今宵天色冷。且自留停,莫撼猧儿醒。

珠斗斓斑斜又整,人间第一消魂景。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纪艳十首(其三)

犀蒜银钉红玉槅。小小帘栊,不与金堂接。

斗草又慵弹阮怯,邀郎今夜抛金叶。

百子枝花香粉浥。兰是桩家,好把豪犀厌。

小负红潮生两颊,绐郎博进惟榆荚。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纪艳十首(其四)

凉夜金街天似洗。打叠银篝,薰透吴绫被。

作剧消愁何计是,鬓丝扶定相思子。

对漾红绳低复起。明月光中,乱捲潇湘水。

匿笑佳人声不止,檀奴小绊花阴里。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纪艳十首(其五)

栀子帘前斟鹊脑。隔著屏山,爱听银筝好。

唱尽红盐人不晓,依稀记是萧郎稿。

偷得新声三两调。悄学春莺,唇绽樱桃小。

银蒜轻摇郎到了,和羞吹灭兰缸早。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