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安可久山水之閒卷

大隐淮南思小山,班荆树下听潺湲。

林泉自古亦云好,鱼鸟何时相与闲。

龙出戛金沧海上,鹤驯唤铁白云间。

是谁手种三花树,独往玄洲勘大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以宁的《题安可久山水之閒卷》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首句“大隐淮南思小山”表达了对远离尘世喧嚣的隐居生活的向往,将大隐于世与对小山(可能指具体或抽象的宁静之地)的思念相结合。次句“班荆树下听潺湲”描绘了在简朴自然环境中,诗人静听流水声,享受宁静时光。

第三句“林泉自古亦云好”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环境的美好,而“鱼鸟何时相与闲”则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自然中的鱼鸟共享悠闲时光的愿望。接下来,“龙出戛金沧海上”运用神话元素,增添了神秘色彩,象征着超凡的力量和壮丽的景象。

最后一句“是谁手种三花树,独往玄洲勘大还”点明了诗人对理想中隐居生活的想象,那是一个亲手种植三花(可能指仙花或象征高洁品性的花卉)的地方,他独自前往神秘的玄洲,寻求更深层次的归真返璞。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的追求,体现了明代士人崇尚自然、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459)

张以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王伯纯韵

草亭夜静三人饮,起视乾坤醉眼昏。

鹤警露光悬竹叶,乌啼月色满柴门。

抽毫昔对蓬莱殿,秉烛曾游桃李园。

天际形容今渐老,尊前怀抱向谁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题刘士行石林茅屋

潇洒刘郎意绝奇,林西更好小堂基。

石间青竹尽秋色,屋上白茅犹古姿。

野雀巢檐群就食,山精倚树惯听诗。

东屯行处苍苔满,有客天涯独梦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答茅壶山

乾坤纳纳知音少,岁月悠悠行路难。

老我南山仍射虎,何人东海与持竿。

风前薜荔秋衣薄,露下芙蓉古剑寒。

欲借茅亭无限月,携诗满意为君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题安仲华秀实卷

我有石田南涧浔,十年不归秋草深。

羡君市隐少尘事,教子笔耕多古心。

夜露上花垂白玉,秋风吹穗卷黄金。

由来陇亩真足乐,何自细听梁父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