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小桃源住饭不足,夜鹤传声趣驾还。
细嚼紫阳山色饱,馋涎犹睨应天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小桃源住饭不足"表明了诗人居住在一个物质条件较为简陋的地方,但这种简陋并未影响诗人的心情,反而在夜深时分,通过鹤鸣声来提醒自己驾起舟船返回。"细嚼紫阳山色饱"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享受和满足,不仅是物质上的充实,更有精神上的满足。
"馋涎犹睨应天山"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之地(可能指的是心灵所向往的圣洁之地)的渴望与期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心境。
这是一首充满了田园诗意趣和隐逸情怀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洁境界的追求。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九月重阳菊未开,十月小春梅又来。
赏过日长添一线,一瓶菊伴一瓶梅。
难开笑口忆小杜,今岁江湖雁未飞。
政使菊花无可□,□当烂醉更忘归。
九日若无诗与酒,人生如此定凡人。
我师子美牧之者,郪县齐山句尚新。
昨朝卯酒醉至酉,不记满斟凡几巡。
莫问担头青蕊菊,且迎座上白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