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福严寺二十三题为梓上人赋(其七)定心石

燕坐百念息,湛然方寸间。

相无分彼我,空已判真顽。

魑魅来相试,刍尼去不还。

众人笑痴衲,长日此看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翥所作的《衡山福严寺二十三题为梓上人赋(其七)定心石》。诗中,诗人描绘了在静谧的禅修生活中,心灵达到澄净的状态。"燕坐百念息"表达了禅定中的内心平静,所有的杂念都暂时放下。"湛然方寸间"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清澈与宁静,仿佛整个世界都浓缩在这一方寸之间。

"相无分彼我,空已判真顽",诗人通过对比"彼我"和"真顽",揭示出在佛学中超越世俗界限的平等观和对万物本质的理解。"魑魅来相试"暗指修行者面对外界诱惑和考验时的坚定,"刍尼去不还"则象征着修行者摒弃尘世回归本心的决心。

最后两句"众人笑痴衲,长日此看山",以他人的不解和嘲笑反衬出诗人对这种独特生活方式的坚守,以及对自然山水的长久凝视,体现了禅者的淡泊和超脱。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感悟。

收录诗词(826)

张翥(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 字:仲举
  • 籍贯:晋宁(今山西临汾)
  • 生卒年:1287~1368

相关古诗词

衡山福严寺二十三题为梓上人赋(其八)砖镜亭

曹溪一祖后,衡岳世多贤。

分得灯相续,提将印密传。

法音风万籁,禅性月中天。

珍重磨砖喻,微机要自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衡山福严寺二十三题为梓上人赋(其九)隐身嵓

尘世苦热恼,山林长夏幽。

岳神来护法,尊者坐经秋。

呼粥鱼频响,衔花鹿自游。

法云长散满,七十二峰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衡山福严寺二十三题为梓上人赋(其十)三泉

一沼天成后,双泉神应来。

云根锡卓破,地胍虎跑开。

暗溜悬山雨,寒光漾石苔。

诸僧朝盥罢,相次上堂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衡山福严寺二十三题为梓上人赋(其十一)岳心亭

何许新亭好,轩窗窈窕深。

天开云四面,地据岳中心。

雨绿蘼芜道,风香薝卜林。

晓岚收不尽,犹作半山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