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书事十三首(其十)

云出云归山未静,潮生潮落海非闲。

岂如此老犹强健,一挂冠裳便掩关。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翻译

云起云散山川仍未宁静,潮涨潮落海洋并非空闲。
又怎能像我这老者依然健壮,一旦辞官就立刻闭门隐居。

注释

云出云归:形容云彩的升腾和落下,象征自然的循环往复。
山未静:山川未见宁静,暗示内心的不平静或对世事的挂念。
潮生潮落:比喻世间万物的起伏变化,象征生命的律动。
海非闲:大海并不空闲,暗示世间纷扰不断。
岂如此老:反问语气,表示对自己老当益壮的自嘲或感叹。
犹强健:仍然保持健康和活力。
一挂冠裳:指辞官,挂冠指摘下官帽,裳指官服。
便掩关:立刻关门隐居,表示彻底退出尘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世界的对比。"云出云归山未静,潮生潮落海非闲",通过写云的聚散和海的潮汐,展现出大自然的动态与不息,暗示着世间万物都在变化之中,而山海并未因此而宁静或停止。然而,诗人以"岂如此老犹强健,一挂冠裳便掩关"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即使年岁已高,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不愿被世俗事务所牵累,选择挂冠归隐,关闭心门,享受内心的平静。整首诗寓言性较强,借景抒怀,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志向。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天台书事十三首(其九)

水云深处是吾家,饭有胡麻饮有茶。

铛里未能炊一粟,山头学得种三花。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天台书事十三首(其八)

终日飞霙下远空,冷回帘幕怯东风。

瑞香满槛深遮映,怕损亭亭紫锦笼。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天台书事十三首(其七)

绿阴侵坐午窗明,几案书繁倦思生。

喜拆缄题新卷帙,故人惠我见高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天台书事十三首(其六)

小圃都无花木名,只栽松竹养馀清。

时时风向边头过,喜听松声又竹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