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莫买田,莫买地,买田置地增家计。
西陌东阡恣兼并,不知户役随田至。
大男小女日夜忙,带锁担枷了官事。
莫买田,莫买地。
生前将为子孙谋,身后翻为子孙累。
这首元代诗人本诚的《余尝作二诗观者皆喜文卿见余写此卷俾余书之于上》(其二)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土地制度对农民生活的残酷压迫。
诗中首先劝诫人们不要购买田地,因为看似能增加家庭财富,实则带来无尽的负担。土地的兼并导致农民日益贫困,他们不仅要承受繁重的赋税和劳役,还要面对官府的苛政。大到壮年男子,小到幼女,不分昼夜地辛勤劳作,最终却只能戴上枷锁,被官府强制执行劳役。这不仅仅是肉体上的折磨,更是精神上的摧残。
接着,诗人进一步指出,购买田地并非为了子孙的长远利益,反而可能成为子孙的沉重负担。在封建社会的残酷现实下,土地不仅未能成为农民的保障,反而成为了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诗中的警示意味深长,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不公的深切忧虑和对农民苦难的同情。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叙述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弊端,以及它对普通民众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强烈,具有很强的社会批判性和人文关怀。
不详
元僧。初名文诚,后名道元。大同山翁、凝始子。尝主本觉寺。后寓吴下。喜山水,以诗自豪。又善画山水。有《凝始子集》
天险不可梯,白石不受鞭。
空疑幻人试幻术,神输鬼运来尘寰。
跻涛驾浪径空阔,盘结钩锁金联环。
又疑东海跃出万丈白玉虬,挟风噀雨飞上天。
天高九万不得上,翻身飞堕长江边。
苍云半湿琼瑶冷,弱水不隔蓬莱境。
两岸遥分白月光,中流压破青天影。
江吞湖吐水势雄,南极地缺栖鱼龙。
桥成壮观夺天巧,却笑造化无全功。
水声㶁㶁山中路,林深不知林外雨。
转来涧深不可渡,沿流直过前山去。
前山脚下溪路斜,隔江遥见山人家。
日暮东溪上,秋深景寂寥。
叶稀林影薄,水落岸痕高。
野烧明江岛,渔舟入浦桥。
故人烟水隔,怅望首空搔。
径远松篁蓊郁,日长庭院清虚。
大贵莫过学道,至乐无如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