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普济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一幅禅宗修行中的场景。"铁蒺藜椎,转弄转危",形象地刻画出修行者面对困难与挑战,如同在危险中旋转的铁蒺藜,暗示着内心的磨砺与挣扎。"丹霞烧木佛",则运用象征手法,表示修行者在烈火般的内心煎熬中,试图超越世俗观念,甚至可能舍弃执着的自我,如同木佛被火焰焚烧。"院主落须眉",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过程的艰难,暗示修行者可能面临身份、地位的丧失,只剩下最本质的精神追求。
"南山炉添今日火,作者不同归",南山炉象征着修行者的内心世界,今日之火寓意着新的修炼阶段,而"作者不同归"则表达了诗人对修行者最终能超越自我,达到涅槃境界的期待,即使原来的自我已经消亡,但新的生命将由此诞生。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展现了禅修者在困境中寻求解脱的心路历程。